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李克強將出訪四國 新總理首次外訪引國際關注
應印度共和國總理辛格、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默克爾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于19日至27日對上述四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新任總理的首次外訪,引起國際廣泛關注。
印度將是李克強訪問的第一站。印度報業托拉斯5月13日稱,印度將是李克強就職總理以來首訪的國家,他將對印度訪問3天,會見辛格總理和其他印度領導人。在動身前往巴基斯坦前,李克強將拜訪印度金融首都孟買。報道認為,中國新領導層選擇俄羅斯和印度作為他們出訪的首選目的地,發出一個信號,即中國新領導層致力進一步發展與新德里的友好關系。
《印度教徒報》網站5月14日指出,前不久印度外長薩爾曼·庫爾希德訪華時被告知,中國政府在仔細考慮后決定把印度作為新總理出訪第一站,這體現出北京領導層意在促進兩國的戰略關系。
這一說法得到了中國外交部的印證。1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表示,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首站選擇印度,體現了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中印關系的高度重視。中方希望通過此訪進一步鞏固中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強在相互投資、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巴基斯坦是李克強訪問的第二站,《今日巴基斯坦報》網站5月13日報道稱,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阿齊茲·艾哈邁德·喬杜里說:“與中國的友好關系是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基石。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盼望著李克強的來訪。等待他的將是熱情的接待!
該報接觸的另一位巴基斯坦外交官說,現在中巴關系的基礎更為廣泛,兩國關系也更為深入,具有戰略意義,不再局限于防務和外交。
根據官方透露的行程安排,訪問期間,李克強將同扎爾達里總統和霍索總理會談,會見巴基斯坦議會、政黨和軍隊領導人,就中巴關系發表演講,與友好人士座談,廣泛接觸巴基斯坦社會各界。雙方將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
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亞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對中國來說在安全和發展以及周邊地區穩定的問題上都有重要的意義。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確定印巴兩國能夠為促進地區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中國也力求與印巴開展包括政治、經濟、人文交流在內的全方位,各領域的合作,中國參與到南亞事務中對當前印巴關系的緩和發揮了積極作用。
李克強此訪的另外兩站確定為歐洲的瑞士和德國。為何會選擇瑞士作為首訪歐洲的第一站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16日報道,瑞士經濟部長約翰·施耐德·安曼證實,中國已與瑞士商定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的技術細節,協定很可能將在未來數月內簽署。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介紹李克強訪問瑞士的情況時也表示,近年來,中瑞自貿區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經過九輪磋商,目前談判取得積極進展,達成廣泛共識,希望早日達成一個互利雙贏、高質量的協議。中國已成為瑞士在亞洲最大貿易伙伴,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資來源國。兩國關系面臨新的發展契機。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所長周弘指出,瑞士經濟、技術發達,產業優勢突出,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值得中國學習。在涉及到中瑞自貿區談判方面,周弘表示,瑞士是歐洲大陸國家,中國與瑞士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象征意義。為今后中國同其他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區談判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李克強總理的訪問將更好地促進中瑞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李克強訪問的最后一站定在德國,這似乎在意料之中。德國是歐盟大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經濟合作伙伴。隨著兩國政治互信不斷提升,中德合作的戰略內涵日趨充實。兩國領導人對新形勢下深化中德務實合作、全面推進中德戰略伙伴關系具有高度共識。德國也就成為了此次首訪的收官之作。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所長周弘指出,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經濟合作伙伴。中德均為制造業大國,在制造業等其他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李克強此次訪問不僅為兩國合作開拓新的領域,而且將更加促進兩國的人文交流,增信釋疑,讓德國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