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數據時,張平邊回答邊做出各種手勢。新京報記者 韓萌 攝
涉及數據時,張平邊回答邊做出各種手勢。新京報記者 韓萌 攝
經濟企穩、結構優化、物價穩定、民生改善,我覺得用這樣四句話來評價我們去年的經濟形勢還是恰當的,是實事求是的。我也不回避剛才說到的我們經濟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這是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必須面對、必須努力做好工作來克服的。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
人大會議
記者會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就“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當被問及國內成品油價的問題時,張平表示,目前的定價機制存在兩個明顯缺點,新的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或將縮短調整周期,并取消4%的幅度要求,使油價定價機制更靈活,更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
【改革】
計劃縮短周期取消4%標準
張平:去年我們調了八次油價,是四升四降,調升四次,調降四次。油價是按照形成機制來確定的,特別是最近幾年嚴格按照這個機制走。
從一定意義上說,今年最后一次調油價,窗口期應該是2月9日前后,因為是春節,所以我們一直等到2月24日的夜里,也就是過了正月十五以后才調的。這樣正好遇到了國際油價那兩天又向下走,由原來116美元降到113美元,但是我們原來油價的定價水平大體上是108到109美元,還是處在調價的窗口期,我們還是按照機制走,所以社會上也有很多批評的意見,這些我都聽到了,也都理解。
我們現在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針對我剛才說的兩個突出的缺陷,一是周期太長,我們計劃把周期能夠調得更短一些,以使得能夠適應國際油價頻繁變動。二是準備取消4%,按照一定的周期該調就調,不管達沒達到4%,我們該升就升,該降就降,使油價定價機制更加靈活,更加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
【缺點】
定價未及時反映國際油價
張平: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去年我們自己生產的原油是2億零400萬噸,進口是2億8000萬噸,我們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是58%左右。我們的油價定價機制從1998年就開始和國際接軌,按照國際價格來確定我們國內相應的成品油價格以及其他一些化工產品的價格。
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是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的波動超過了4%,我們就相應進行油價的調整。現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這樣的機制來操作。這個機制現在看來有兩個明顯的缺點:
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所以我們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
二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大的方面是存在這兩個缺陷。
現場
張平講段子回應批評
早上9時起,陸續就有記者來到現場,以“搶占”有利地形。待到發布會快開始時,整個發布大廳黑壓壓數百人,座無虛席。
10點整,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張平來到現場,頓時響起一陣快門聲。看記者熱情高漲,主持人笑著說:“沒關系,如果大家要拍照,先給20秒。”隨后主持人表示,張平作為發改委主任,每年都來參加發布會,回答記者提問,為此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后,張平陸續就宏觀調控政策的評價、對當前GDP增速看法等回答了9家媒體的提問,其中4家電視臺,3家報社,1家通訊社和1家電臺。有記者因為遲遲搶不到提問機會,甚至邊舉手邊喊主持人給個機會。
當記者問到關于油價的問題時,張平笑著說:“你問了很敏感的問題,而且我想,我的回答可能并不會使你滿意,或者說還有很多批評的意見。”
隨后,張平就此問題進行了回答,由于涉及一些數據,他邊回答邊做出各種手勢,引來一陣又一陣快門聲。
他解釋說,成品油的消費涉及千家萬戶,漲價的時候對消費者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所以大家有批評的意見。“這方面社會上也有很多的意見,包括編了很多的段子,許多朋友都說給我聽。說國家發改委一調油價,航空公司就要出事;前兩天調油價是發生了地震,把這些都聯系起來。”他這些回答,很多記者認為,盡管問題敏感,但張平不回避,回答不乏詼諧,讓發布會現場氣氛輕松了很多。
本組稿件采寫
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