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衛生局發布會通報醫療廢物外泄調查情況
近日,商報持續報道鄭州市部分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外泄事件,引起鄭州市衛生局的高度重視。
昨日下午5時許,鄭州市衛生局主要領導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告了醫療廢物外泄的初步調查情況。
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鄭州市衛生局副局長封銀曼。
商報見習記者 殷婷婷 記者 王文凱
1問
商報記者:為什么鄭州市兩家醫院使用過的輸液瓶,會出現在廢品收購站呢?
封銀曼:使用后的輸液瓶不屬于醫療廢物,醫院可以將他們賣給有資質的公司回收。鄭州市有兩家醫院將用過的輸液瓶賣給鄭州市綠城塑料有限公司。這個公司讓一名叫張全林的男子回收輸液瓶。
但回收輸液瓶必須有環保局的批準,只有獲批后,這個公司才能回收用過的輸液瓶。不過,經市衛生部門查證,綠城塑料公司只有工商注冊證,沒有環保部門的批文,無權回收輸液瓶。張全林也沒有回收輸液瓶的權力。
鄭州市其余的市級醫院的輸液瓶,是交給有資質的開封巨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回收。這就是為什么商報記者采訪時發現,在一個垃圾回收站有這兩家醫院的輸液瓶的原因。
2問
商報記者:為什么在查獲的廢品收購站內,醫療廢物和醫院的輸液瓶混在一起?
封銀曼:張全林偷盜醫院的醫療廢物是原因之一。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張全林雖然收購醫院用過的輸液瓶,但他于5月3日晚10時許,偷盜鄭州西區一家市級醫院的醫療廢物,如用過的針頭和輸液器。經張姓市民報警,中原區公安分局三官廟派出所已將張全林抓獲。經調查,張全林當晚曾偷盜6袋醫療廢物,并交代數日前也曾偷盜過。
這表示張全林可能將偷來的醫療廢物和回收的輸液瓶堆放在一起,造成鄭州市正規醫院外泄很多醫療廢物的錯覺。
3問
商報記者:是否是醫院內部人員外泄醫療廢物?
封銀曼:經調查沒有。鄭州市衛生局成立了調查小組,對醫院醫療廢物管理人員進行詢問和調查。經過對醫院廢物收集人員的詢問,未發現他們有私自處理醫療廢物的行為。同時,三官廟派出所審問張全林時,張全林否認醫療單位人員參與變賣或盜取醫療廢物。
封銀曼表示,今后規定醫療機構不得聘用臨時人員(含物業公司人員)從事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工作,并建立重要工作環節的監督機制和醫療廢物流向調查制度。
4問
商報記者:醫療廢物外泄原因主要是什么?
封銀曼:根源有三:一是因為有不法人員盜取所致,張全林盜取醫療廢物行為已是典型事例;二是由于鄭州市醫療機構眾多,特別是小規模醫療機構多達1216家,他們雖與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簽訂了處置合同,但不排除個別人員見利忘義,非法倒賣醫療廢物行為的可能;三是非法行醫現象及黑診所的存在,他們產生的醫療廢物會賣給收垃圾的個人,這也是流向社會的根源。
5問
商報記者:為什么有些醫院丟失醫療廢物,卻未發覺?
封銀曼:醫院醫療廢物的重量,每天都登記,但是鄭州翰洋天辰危險廢物處置公司到醫院回收醫療垃圾時,直接簽字,但不稱重,即使醫療廢物數目有誤,也無法發現。希望這個公司能稱重,核對醫療廢物重量,這樣也能避免醫療廢物流失。
6問
商報記者:避免醫療廢物外泄,衛生局將采取什么措施?
封銀曼:目前,被盜的醫院已加裝了鎖具、防盜門和監控錄像,并加大保安巡邏密度。而鄭州市各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暫存間要采取錄像監控、紅外報警等技術防范,杜絕流失漏洞。人員上,醫院將聘請內部正式人員監管醫療廢物,一旦發現外泄,將直接倒查相關人員責任。
鄭州市衛生局還將加強醫療機構的監管,把醫療廢物管理作為近期衛生監督工作的重點。有步驟地對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特別要對醫療廢物分類混亂、隨意丟棄、賣給不法商販及非法回收利用等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同時,深入組織開展打擊非法行醫轉向行動,集中清理非法行醫,從源頭切斷醫療廢物流向社會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