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推動兩岸和解政策遭民進黨質疑,馬英九日前接受《聯合報》專訪強調自己抗壓性夠,“10多年前,就認為這是臺灣要走的路”;馬英九并提到“美國未來更愿意幫忙(兩岸和解)”,而不僅僅是賣武器給臺灣。
馬英九提及“美國未來更愿意幫忙”,強烈暗示美方將有大動作力挺兩岸和解。20個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G20”會議4月2日在倫敦登場,將有首次胡錦濤與奧巴馬峰會,臺灣“國安”系統已掌握相關訊息,“胡奧會”將觸及臺海議題,且對兩岸和解釋出正面訊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務卿希拉里訪問亞洲已公開提到“很明確地支持和推動此事(兩岸和解)”,預料4月“胡奧峰會仍會延續此一基調”。臺灣“國安”人士說“這就是奧巴馬的兩岸政策(兩岸和解)”。
不過,馬英九接受聯合報專訪時,并未指明美方將有什么樣的具體動作,僅提到去年3月”胡布熱線“提到“一中”,“這就是美國對兩岸和解很大的貢獻”。 馬英九信心十足表示“關于臺灣未來的立論,我成竹在胸,思考過很久,拿出來更得到一定程度支持”!”
前瞻
未來4年臺灣問題不會引發中美嚴重沖突
雖然奧巴馬的任期剛開始,但根據一些已經發生的重要變化,如他上任后與胡錦濤主席通的首個電話中,完全未談及臺灣問題,由此已經可以對未來四年臺灣問題對中美關系的影響做出基本判斷。可以預料,在未來4年中,雖然臺灣問題將繼續引發中美之間的不少矛盾,甚至沖突,但從總體上看,臺灣問題對中美關系的干擾將有比較明顯的減少。這是1949年以來的中美關系中第一次出現的重要趨勢,對于中美關系和兩岸關系都將有積極的意義。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競選過程中,完全沒有涉及臺灣問題,這是冷戰結束以來歷次美國總統選舉中第一次出現的情況,表明臺灣問題在美國國內政治中已不受關注。所以,奧巴馬將不會因為臺灣問題受到國內政治壓力。此外,馬英九在臺灣“執政”后,重視改善“美臺關系”,爭取美國的支持;但他沒有,也不會采取嚴重損害兩岸關系的動作來換取美國的支持。這些變化決定了未來四年中導致奧巴馬采取支持臺灣當局的重大行動的激發因素已大為減少,因而臺灣問題引發中美之間嚴重沖突的可能性也勢必大為減少。
奧巴馬已確定將應對經濟危機、恢復美國經濟作為其戰略重點,這將導致美國插手、干涉臺灣問題力度的減小,奧巴馬將不會批準新的巨額對臺軍售。奧巴馬已經表現出對中國、中美關系,以及與中國發展更廣泛合作的高度重視,重視程度明顯超過了小布什和克林頓。這不僅是應對經濟危機恢復美國經濟的迫切需要,更是對中國實力和國際影響都顯著增強的承認和重視。(來源:東南快報 劍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