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督查擴大內需項目
開展對中央有關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是紀檢監察機關承擔的一項重要工作。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袁元 陳澤偉
在擴內需、保增長的背景下,如何確保中央政令暢通?根據中央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正在認真履行黨章和行政監察法賦予的職責,開展對中央有關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重點督促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是否思想統一、行動迅速,確保中央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嚴明紀律推動決策部署的落實
目前,第一批1000億元和第二批1300億元的中央投資已經到位,各地政府的投資熱情也日益高漲。加強對中央有關決策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對中央及地方投資和國債資金的監管,是中央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著重抓好的工作之一。
“今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如果各地區、各部門的干部黨性不純、作風不正,腐敗和官僚主義嚴重,那中央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就無法落實,而且市場機制會被扭曲、經濟發展會遭受嚴重損失”,中紀委監察部杭州培訓中心教育長、反腐敗研究所所長陳武明告訴《瞭望》新聞周刊,“此時,需要各級紀檢監察機構積極履行好監督檢查職責,用實際行動推動科學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陳武明結合2008年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分析說,這些案件中,就有違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貫徹落實宏觀調控政策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抗震救災中違規違紀;有在工程建設、房地產、土地管理、礦產資源開發、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案件;而涉及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商業賄賂案件也是重點。
而在2009年,隨著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相繼出臺,政府將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投入巨大的財政資金,更需要反腐敗職能部門加強行政監察工作,進一步發揮執法監察、廉政監察、效能監察作用。
據有關專家介紹,今年重點督促檢查各地區各部門5個“是否”: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是否思想統一、行動迅速;工程項目規劃、立項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中央規定的投向;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建設程序是否依法合規;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使用是否規范嚴格;工程建設是否安全合格等。強調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
監督檢查領導干部的作風狀況
在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的監督檢查中,加強對領導干部作風狀況的監督檢查是重點。
來自高層的信息指出,有些領導干部只想當官,不想做事,不想負責任,在其位不謀其政,碰到問題不解決,遇到矛盾繞著走,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結果問題越積越多,以致釀成大禍。有的地方或部門工作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故,往往與一些領導干部責任意識不強、工作不負責任直接相關。一些重大玩忽職守案件和重大責任事故造成了十幾人、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喪失生命的慘劇,后果觸目驚心,教訓十分慘痛!
由此,按照中央要求,將積極推進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把不作為、亂作為和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等行為作為問責重點,嚴肅追究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行為。
有關主管部門的專家解讀道,在共克時艱時,領導干部特別要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對容易發生事故的地區、部門、行業、部位、環節,要反復督促檢查,一抓到底,嚴防死守,杜絕隱患。遇到急難險重工作,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領導干部要親臨一線、靠前指揮,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講究方法,既要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又要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既要堅持依法處理又要積極疏導群眾情緒,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決不能消極觀望、逃避責任、貽誤時機、激化矛盾。
同時,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進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觀臆斷、違背客觀規律的“拍腦袋”決策,不追求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提嘩眾取寵的空洞口號,不搞虛報浮夸和報喜不報憂。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婁云生說,從監督檢查的角度,在當前背景下,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嚴格遵守黨的經濟工作紀律,嚴格執行黨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不能超越職權插手具體建設項目,更不能利用職權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而且,領導干部還應帶頭執行中央有關精簡經費開支的要求,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真正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用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上。
重點領域重點督查
本刊記者獲悉,紀檢監察機關今年將加強對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查辦相關案件的力度,同時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
近年來,在加強對重大事項、重大資金的監督等方面,紀檢監察機關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有關專家介紹說,去年,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從救災工作一展開,紀檢監察機關就實施全過程監督檢查。經中央同意,成立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督檢查領導小組,制定一批加強救災資金物資監管的制度規定,組成檢查組赴災區和有關單位進行檢查,嚴肅查處并及時通報了一批貪污、截留、挪用救災款物的違紀違法案件。
按照中央“節儉辦奧運、廉潔辦奧運”的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中央關于籌辦北京奧運會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及場館建設、市場開發、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應有貢獻。
此外,為推動中央關于科學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配合有關部門重點就市場價格調控、節能減排、固定資產投資、節約集約用地、房地產市場調控等5個方面政策措施的執行情況開展了監督檢查。全國共查處54916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并對3006起環保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進行了掛牌督辦。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分析說,今年紀檢監察工作的重點將放在4萬億投資資金的監督上。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曾出現過一些問題,因此這一輪擴內需保增長過程中肯定會加大對于商業賄賂的監督力度,以保證投資資金落到實處。據悉,商業賄賂犯罪檔案查詢系統正在抓緊建立和完善。
去年11月,經中央批準,成立了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為成員單位的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落實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并組建24個檢查組,分赴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據了解,按照中央的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著重抓實的工作有4項:首先,開展對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強宏觀調控特別是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嚴格執行中央政策和各項要求,加強對中央及地方投資和國債資金的監管,增強公開透明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防止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
其次,開展對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政策規定執行情況的檢查,堅決糾正破壞、浪費土地資源以及落實耕地保護政策中弄虛作假的問題,嚴肅處理違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策的行為。
再有,開展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嚴肅處理違反國家能源管理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
還要開展對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物資管理使用情況的監察,強化對大額度資金調撥使用、大宗物資采購、重大項目招投標情況的監管,認真落實受災群眾災后安置和恢復重建等政策措施。同時,要建立健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紀律保障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確保中央政令暢通。
緊扣擴內需保增長的大背景,紀檢監察機關也將進一步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婁云生表示,如果說有什么東西能夠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的話,腐敗就是很突出的一個。當前,一些領域的違紀違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呈易發多發態勢。
據介紹,今年查辦案件的重點已經確立,將針對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土地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金融、司法等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情況,加大工作力度,開展專項治理,特別是將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其中,嚴肅查辦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案件,利用人事權、司法權、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的案件;嚴肅查辦領導干部干預招標投標獲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非法批地、低價出讓土地或擅自變更規劃獲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違法審批探礦權和采礦權、違法入股礦產開發的案件,環境執法和環保項目審批評審中謀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金融領域違規授信、內幕交易、挪用保險資金、違規核銷貸款和資產處理的案件,國有企業重組改制中隱匿、侵占、轉移國有資產以及企業領導人員搞同業經營、關聯交易的案件等。
中央還要求,更加注重改革創新和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大預防腐敗力度,有效堵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存在的漏洞。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田宏杰認為,預防和遏制腐敗的有效方略,既應嚴密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的刑事法網,更要注重制度建設、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前者有利于打消行為人逃避法律制裁的僥幸心理,從而收治標之效。后者則可以最大限度地根除腐敗發生的各種誘因和機會,進而見治本之功。瞭望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