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案件是來信舉報或審計出來的
文/記者林洪浩
為何腐敗年年查,貪官年年新?干紀檢的就是給干部摘烏紗帽的嗎?網絡上網民的反腐帖子會引起紀檢部門的關注嗎?這些都是百姓關注的話題。昨日,廣州市委常委、廣州市紀委書記蘇志佳首次做客市政府糾風辦主辦的《溝通無界限 行風大家談》電視節目,與市民面對面交流溝通,剖析反腐工作當中的熱點問題。
“紀委不僅僅是摘烏紗帽,還保護了一大批干部”
昨日是《溝通無界限 行風大家談》欄目今年春節后的第一期節目,也是該節目自開播以來,作客嘉賓領導級別最高的一期。節目伊始,蘇志佳一出現在演播大廳,臺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新年好,我今天是來應試趕考的!”蘇志佳顯得十分謙虛親和。但主持人的第一個問題卻十分凌厲,“蘇書記,有人說紀委就是專門給領導干部摘烏紗帽的部門,您認同嗎?”
蘇志佳說,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紀委的四大工作職責是:教育、保護、監督、懲處,因此摘烏紗帽僅是四大職責的其中之一懲處。“除了懲處之外,紀委這些年還保護了一大批干部。從2003年至2008年廣州市一共有753名領導干部通過我們調查了解后,其問題是得到澄清的,去年就有94名。所以說紀委光是摘烏紗帽這一說法是不太準確的。”蘇志佳說。
“從中央到地方從來沒有什么指標規定一年要查多少人”
節目中,蘇志佳提到,在過去的一年,廣州市紀委貫徹中央的方針,加大懲處腐敗的力度,去年共處分348人,其中市管干部有6名,處級干部有42名,全省則查處4000多宗案件,其中有26人是廳局級干部。
主持人問到紀檢部門有沒有一個底線,比如每年都希望達到一個什么數字,蘇志佳立即給予否認,“沒有,從中央紀委到地方,我們都是貫徹從嚴治黨的方針,發現一宗查處一宗,絕對沒有事前定下什么指標。”
主持人繼續提出,“有人說‘年年都在查,可年年都要反腐敗,但貪官年年都這么多’,是不是這樣呢?”蘇志佳答,這得從兩個方面來講清這個問題。第一,黨和政府對反腐敗斗爭的態度是堅決的,我們黨對反腐倡廉的建設認識在不斷提高,不斷成熟。第二是現在社會正處于矛盾多發時期,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利益主體多元化。因為利益主體不同,為了謀取利益,違法分子就可能采取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手段。
“有人給建議或求情很正常,關鍵是我們能否堅持實事求是的辦案原則”
前幾年廣州市“3·16特大交通事故”,紀檢部門在追查事故責任當中發現蘿崗區原環境綜合管理局局長卓起的違紀違法案件。針對這一起案件,主持人問到“是否出了人命,紀委才會去查處嗎?”
蘇志佳答復,這僅是一宗個別案例,實際上大多數的案件不是從查處責任事故里面發現的,比如去年300多宗案件當中多數都是群眾來信舉報,或者是審計部門在例行審計各部門時發現的。
Q&A非常問答
紀委就是專門給領導干部摘烏紗帽的部門?
除了懲處之外,紀委這些年還保護了一大批干部。
在查處案件當中,會不會有人給您打電話?
有,這是經常性的。但只要我們依規依法辦事就行。
官員們會不會很怕你呢?
不希望大家見到我都怕,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你當紀委書記怕不怕得罪人?
肯定會。但說不上擔心,擔心得干,不擔心也要干。
現場“辦案”
昨日一名來自越秀區某小區的業主代表來到現場,他反映自家樓上擅自改建房中房,甚至還在承重墻上開了窗戶,但房管部門只是發過兩次整改通知書,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他投訴區房管部門不作為。
蘇志佳馬上要求在場的越秀區紀委負責人關注此事,“這種情況各級黨委政府有責任去解決,按照職權范圍,這個問題涉及到房管部門,因此處理這個事情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抱著負責任的態度,該怎么解決就怎么解決。”
“但我們投訴多次都得不到解決,該怎么辦?”“這一級政府不作為,你可以再往上一級投訴。這個問題不光是房屋安全的問題,還是和諧社會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鄰居間不和諧,那和諧社會怎么去建設呢?”
網絡互動
“網絡監督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對于“南京某局長天價煙”這宗案例,蘇志佳稱,除了傳統的監督之外,現在多了網絡監督,而這起案件也充分說明,現在老百姓參與反腐倡廉的積極性很高。
主持人:“如果看到網上有這樣的信息,紀檢部門會去查嗎?”
蘇志佳:“我們會去核實。網絡監督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讓老百姓對社會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知情權、話語權,網絡在這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如何去鑒別信息的真與假、是與非是一定要經過核實的。現在紀委監察也有門戶網站,群眾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樣可以進行投訴和舉報。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會跟網民溝通,我們的汪洋書記、黃華華省長還跟網友在‘拍磚’、‘灌水’。”
現場互動
“我不希望大家見到我都怕”
節目中主持人問:“那在查處案件當中,會不會遇到一些阻力?比如說有人給您打電話?”
“有,這是經常性的。”蘇志佳坦言,“但出現案件后打電話來是很正常的,比如有些同志不了解情況,覺得一個干部怎么突然間被雙規了,或者被查處了,他打個電話到紀委來詢問一下這都是很正常。”“有沒有求情或者施壓?”“不能說有人打個電話來詢問一下就是施壓或求情,但無論是施壓也好,求情也好,關鍵是我們紀委怎么看待這個事情,只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依規依法辦事就行。”
蘇志佳在答復市民“這些年抓來抓去都是‘小蝦小魚’”的問題時,從這些年反腐敗的實際情況來看,并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現在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中央領導都有,而廣州去年查處的領導干部當中局級干部有6個,處級干部42個。作為紀檢監察對違紀違法的查處是不分級別的,不管是哪一級的領導只要違紀違法都要查。
關于一把手的監督問題,蘇志佳說,前年廣州市里面查違紀違法案件當中26%是一把手,去年也占了14%是一把手。
現場有觀眾提到,前一段時間安徽某國土局用公款吃飯,賬單被網民曝光了,這種情況廣州有沒有很好的監管措施?
蘇志佳回答,這種情況廣州也是有的。從去年開始廣州市開始試行公務卡制度,幾個單位開始試點。凡是公家去消費的一些內容,都不能用現金,也不能用支票,就是用公務卡,通過公務卡消費做到“雁過留聲,消費留痕”。目前從試點情況來看效果比較明顯,今年和明年將在全市推行。
最后主持人問蘇志佳,“官員們會不會很怕你呢?或者說你希不希望他們怕你?”蘇志佳說:“不希望大家見到我都怕,作為黨的干部,大家都只是分工不同、崗位不同而已。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同事之間不應該是怕,但應該尊重紀檢監察的工作。”
“那你當紀委書記怕不怕得罪人?”“干這份工作肯定會得罪人。但說不上擔心,擔心得干,不擔心也要干,只要我按照方針政策去做,就可以盡到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