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爆炒“總統府共諜”
據16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臺灣“總統府”60年來第一次遭檢方搜查,涉嫌泄密的一名“總統府專門委員”15日被羈押。臺“總統府”發言人在兩次講話中都沒有明確表示與大陸有關,但多家臺灣媒體宣稱這是一起“共諜”案。 間諜事件通常政治性極強,有人解讀這是藍綠陣營的“政治暗樁”爭斗,也有人擔心正在改善的兩岸關系遭到沖擊。
被熱炒的所謂“共諜案”源于14日下午臺北地檢署率人搜查“總統府”并帶走“總統府”專門委員王仁炳。由于事件敏感,“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14日、15日兩次舉行記者會進行說明。王郁琦證實,臺北地檢署檢察官持搜查票進入“總統府”專門委員王仁炳辦公室搜查,查扣相關資料4紙袋,王仁炳被帶走。涉及這起“間諜案”的據稱還有前“立委”助理陳品仁。15日凌晨,臺北地方法院裁定將王仁炳和陳品仁羈押禁見。王郁琦表示,王仁炳涉及泄露2008年“正副總統”交接資料,違反相關規定。王郁琦還說,檢方搜查前已取得“總統府”同意。搜查時馬英九恰好不在場,王郁琦否認馬英九是故意躲出去,并稱馬英九早已知悉情況。
在記者會上,王郁琦沒有表示這次被逮捕的兩人是“共諜”,但島內輿論和很多分析家認定這是一起“共諜案”。《中國時報》15日沒有援引確鑿消息來源,以“據了解”的方式報道了事件經過。報道稱,“國安局在去年五六月間,得知有人在澳門機場交付文件給中共諜報單位,很快查知泄露的文件與總統府有關。特別調閱總統府會客名單逐一過濾,最后鎖定前立委助理陳品仁及總統府專門委員王仁炳”。東森新聞說,王仁炳泄露的公文大都是“國防”以外的機密,“包括正副總統文物移交清冊、政權交接小組名單、總統府內組織配置圖、總統府各局處電話分機表等”。
《中國時報》稱,這是“馬英九總統任內第一起共諜案”,“王仁炳案關鍵意義,在于中共諜報單位終于打進總統府了,盡管吸收策反的對象還不是這么重要”。《聯合報》稱,單就王仁炳任職“總統府”,就讓人震驚莫名。以往破獲的案件大多潛伏在軍隊基層或科研單位,能刺探的情報不外武器的研發進度或戰術性能等,危害不算大。
“中央社”15日的報道在回答“總統府發生疑似共諜泄密案,是否影響兩岸關系”時說,“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今天說,這是司法案件,總統府立場非常簡單,就是尊重司法、配合檢調偵辦,‘沒有任何政治考量’”。《今日晚報》說,“總統府方面反應相當謹慎,把本案定位為司法案件,強調府方配合檢調偵辦,沒有政治考量,顯示并不希望因為王仁炳案讓兩岸關系增加變數”。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認為,王仁炳能接觸到的機密資料非常有限,外界不用特別緊張,還稱大陸搜集臺灣情報是很正常的事情,臺灣也會派人前往大陸,這是很正常的情況。林郁方還說,美國、日本再怎么跟臺灣要好,在臺灣也是部署大批人馬在搜集情報。臺灣《醒報》15日援引國民黨陸工會副主任徐新生的話說,兩岸間目前只做到“正常化”,還不能說是“友好”,因此有間諜也不必太驚訝,他認為可以“個案”視之,平常心看待。徐新生還說,兩岸關系仍須朝正常化方向進行,此案不會影響兩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