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國際觀察)加沙戰事“第二階段”五問
新華社記者王儲 白平 李良勇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8日晚說,隨著27日晚以軍更多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以軍針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第二階段戰爭”已經開始。
以色列自10月7日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以來,持續對加沙地帶進行空襲。據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消息,以軍襲擊加沙地帶已造成超過8000人死亡。加沙戰事可能升級,五個問題備受關注。
以軍為何尚未發動全面進攻?
27日晚以軍的地面行動并沒有以全面進攻的姿態展開,而是在夜間快速進入加沙地帶,又快速撤出。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以軍仍十分謹慎,更多是在進行試探性進攻,以判斷哈馬斯的實力與戰術,尋找其弱點。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表示,以軍“正按照有組織的計劃進行戰爭的各個階段”。但他沒有提及“大規模全面進攻”。以色列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此前表示,以色列將在加沙地帶展開長期地面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以軍一再推遲地面進攻,直到最近幾天才開始以相對有限的規模展開,這背后有內外多重因素。
首先,準備地面進攻需要時間。如果以軍地面部隊大規模進入加沙地帶,與哈馬斯發生“地道戰”和巷戰或不可避免,以軍火力和裝備優勢將嚴重受限,可能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因此,以軍想通過持續空襲盡可能為地面戰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據報道,美國此前建議以色列推遲地面進攻,因為美國在周邊地區的軍力部署尚未完全到位。盡管美國不會直接參與以軍行動,但一旦以軍地面進攻導致沖突升級,沒有美國提供防御支持,以色列恐難應對。
再者,有消息稱,以色列政府與軍方之間此前在戰略目標、戰事不利情況下的應變方案、能夠承受的戰損代價等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
以軍地面戰想達到什么目的?
按照以軍20日公布的加沙地帶“三階段”作戰計劃,其最終目標是消滅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建立新的“安全政權”。
內塔尼亞胡28日晚在特拉維夫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以軍“第二階段戰爭”的作戰目標非常明確,即摧毀哈馬斯的軍事能力,并幫助被扣押人員回家。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隸屬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大學安全研究教授、國防部前官員戴維·德羅什指出,以軍第二階段行動的目標涉及“塑造戰場”,之后可能會發生“大量部隊”參與的“全面進攻”。
觀察人士認為,從以色列國內來看,內塔尼亞胡此前因牽涉腐敗而官司纏身,哈馬斯突襲導致以色列受重創后,他的支持率已跌至21%。因此,內塔尼亞胡只有對哈馬斯采取更為強硬的打擊措施,才能給國內一個“交代”,從而穩定政局。從地區層面看,以色列試圖借此次行動震懾黎巴嫩真主黨等“反以”力量。
親哈馬斯武裝會加大襲擊力度嗎?
據黎巴嫩媒體25日報道,黎真主黨武裝組織領導人會見了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圣戰組織(杰哈德)高級領導人,討論了必須采取的行動。從目前局勢看,黎真主黨和也門、伊拉克、敘利亞等國一些武裝組織對以色列以及美軍目標的襲擊頻率和烈度可能會增強,進一步介入沖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此前警告以色列,如果以軍進入加沙發動地面進攻,地區局勢將升級。
不過,觀察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加沙戰事外溢導致地區局勢更大范圍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以色列不愿陷入高強度多線作戰的被動局面,目前對黎真主黨主要以陳兵邊境的震懾為主。其次,黎巴嫩國內無力承受黎真主黨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爭,黎政界人士敦促黎真主黨不要升級局勢。
再者,伊朗并不想直接卷入一場與美國對抗的戰爭。美國近日不斷增強在中東地區軍事部署并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威懾伊朗的目的不言而喻。法新社27日報道,阿卜杜拉希揚表示,“我們真的不希望這場沖突蔓延”。
地區國家會作何反應?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28日發表聲明,抵制并譴責以色列進行的一切威脅巴勒斯坦平民生命并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的地面行動。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外交部28日夜間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地面軍事行動,并對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不斷加劇表示深切關注。
據阿拉伯媒體報道,若以軍對加沙發動全面地面戰,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區國家可能會在外交和人道主義層面直接向以色列施加更多壓力,敦促美歐停止對以色列的過度支持,同時向加沙提供援助。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后,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系急劇惡化。消息人士14日披露,鑒于目前巴以局勢,沙特已經暫停由美國推動的沙以關系正常化談判。此前,阿聯酋、摩洛哥等多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沙特也與以色列密切接觸。
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危機研究組織中東問題專家約斯特·希爾特曼說:“對任何阿拉伯國家而言,當它們的民眾目睹加沙地帶正在發生的事情時,它們都不可能與以色列認真討論關系正常化。”
如何避免更嚴重人道災難?
加沙目前已陷入嚴重人道主義危機。以軍發動地面戰,必將給加沙造成更大規模災難。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8日表示,反對“地面戰爭升級”,要求在加沙“立即實施人道主義停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斯波利亞里茨說:“世界決不能容忍加沙發生的一切。”
27日,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以120票贊成、14票反對、45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決議,呼吁以巴沖突方立即實行持久和持續的人道主義休戰。
開辟人道救援通道、向加沙地帶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是當務之急。盡管國際社會向加沙地帶提供大量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但目前救援通道并不暢通,經拉法口岸進入加沙的救援物資數量十分有限。
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在開展新一輪危機管控的同時,必須堅持“兩國方案”的根本方向,推動凝聚更廣泛的共識,并為此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
危機當前,需要大國冷靜客觀,秉持公道,需要聯合國發揮應有作用,為落實“兩國方案”形成更廣泛國際共識,為早日平息加沙戰火、實現巴以和平共處、實現中東長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