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自主求穩促發展——2023年非洲形勢前瞻
新華社記者蔡施浩
踏入新的一年,非洲——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有著人口增長快、市場潛力大、礦物和能源儲量豐富、在聯合國會員多的優良稟賦,可望在自主努力下進一步化解地區安全風險,迎來經濟復蘇,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
自主斡旋謀和平
為地區發展創造安全的環境,一直是非洲國家的追求。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非洲事務由非洲人自己解決。新的一年里,非洲國家將進一步努力消弭分歧、解決沖突,改善安全環境。
過去一年,在非洲聯盟的持續斡旋下,埃塞俄比亞政府同反政府組織同意永久停火,結束長達兩年的沖突,“非洲之角”迎來久違的安寧。在東非共同體主導下,剛果(金)東部和平進程也正走上正軌。利比亞成功舉行民族和解對話會議。蘇丹各方簽署框架協議,共同努力結束政治僵局。西非多國發生政變陷入動蕩后,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主動作為,在制裁政變當局的同時進行政治調解,幫助相關國家確定回歸憲法秩序的路線圖,和解前景可期。
圖為2022年7月3日,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前左)出席在加納首都阿克拉舉行的西共體例行首腦會議。新華社發(賽特攝)
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西共體建立了地區維和部隊。新的一年,非洲國家聯合反恐力度有望繼續加強。在國際社會提供后勤、資金和能力建設支持下,非盟及各次區域合作組織的安全機制有望進一步完善,反恐效果將進一步彰顯。
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院長李洪峰認為,解決非洲的和平與安全問題,非洲自身能力建設是最為關鍵的一環。新的一年非洲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如能持續穩定上行,將進一步推動域內形成和平與安全的局勢,形成良性循環。
重壓之下求復蘇
新的一年,非洲經濟依然面臨重重困難,但隨著美聯儲加息節奏開始放緩,各國經濟刺激政策落實,以及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取得進展,地區經濟復蘇有望提速。
當下,非洲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較多。首先,美聯儲激進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導致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債務風險驟增。其次,高通脹成為非洲國家的普遍現象。據非洲開發銀行統計,2022年非洲國家平均通脹率預計達13.5%。為緩解通脹壓力,非洲多國央行紛紛被迫加息,收緊流動性,導致經濟增長勢頭放緩。再者,很多非洲國家的食品和原油嚴重依賴進口,而俄烏沖突、美元持續走強等因素直接推高這些必需品的進口成本。
圖為2022年9月23日,在馬達加斯加諾西貝,工人挑選用于制作精油的伊蘭伊蘭。諾西貝的伊蘭伊蘭精油“飄香”到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華社記者凌馨攝
202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面臨嚴峻環境,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為3.7%,這一數值較此前的預測有所下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非盟第35屆首腦會議上發表視頻講話說,當前需要通過改革全球金融體系來點燃非洲經濟復蘇的引擎。他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投資,支持非洲大陸自貿區發展。
南非副外長德拉米尼表示,非洲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非洲克服困難至關重要,雙方合作重點與非盟《2063年議程》設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高度一致。
圖為2022年8月2日,在位于肯尼亞利穆魯鎮的桑瑞普工廠,員工慶祝肯尼亞首批正式出口中國的鮮食牛油果集裝箱發車。這是非洲鮮食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國。新華社記者董江輝攝
為助力非洲經濟復蘇,中國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持續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3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中國還是非洲農產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國,近年來非洲對華農產品出口年均增速達11.4%。
李洪峰指出,非洲各國正加強合作,努力在數字技術、綠色經濟等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緩解疫情等不利因素沖擊,為經濟復蘇提供新的動力。
國際事務更有為
新的一年里,非洲國家憑借優良的自然稟賦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國際舞臺上將更加活躍,無論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還是氣候變化、能源供應等問題上,非洲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事務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非洲人口每年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達到20億;非洲大陸自貿區正在加速形成,市場潛力巨大;非洲礦物和能源儲量豐富;非洲國家占聯合國會員國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圖為2022年9月6日,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天宮對話”活動索馬里分會場,當地學生展示活動紀念品。新華社發(扎卡里亞攝)
中國長期堅定支持非洲發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第一個公開表示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國集團倡議。
對于安理會改革,非盟一直要求增加非洲國家席位以增強代表性和發言權,這一主張也得到中國的支持。
鑒于此,西方大國對非洲的重視程度不斷上升。在2022年12月舉行的美非峰會上,美國宣布全方位加強對非合作,盡管很多合作承諾都是“空頭支票”。法國、英國、俄羅斯、日本、土耳其等國近年也紛紛做出姿態,加強與非洲的交流與合作。
這是2022年2月5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拍攝的非洲聯盟第35屆首腦會議現場。新華社發(邁克爾·特韋爾德攝)
非洲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占全球4%,但受到的氣候變化影響卻遠高于發達國家。2022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非洲多國領導人敦促發達國家盡快兌現為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提供資金的承諾。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發展,歐洲為解決能源危機,將目光瞄向地中海南岸,來自歐盟、德國和意大利的高官紛紛出訪非洲國家尋求合作。法國更是放下身段,主動與阿爾及利亞和解。非洲國家在國際能源市場的地位隨之提升。
李洪峰說,在俄烏沖突和大國博弈的背景下,非洲國家依托著自身的資源儲備和發展戰略,將進一步推動非洲整體國際話語權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