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1日電 綜述:歐洲對禽流感疫情加強監測和防控
新華社記者付一鳴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發布報告說,歐洲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禽流感疫情。有關部門加強了對疫情的檢測和防控,特別強調與動物接觸的工作人員等需要加強職業防護。
報告說,2021年至2022年度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季是迄今在歐洲觀察到的最大規模流行季。來自歐盟食品安全局、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歐盟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數據顯示,這期間發現2467起家禽疫情,4800萬只禽類被撲殺;在圈養鳥類中檢測到187起疫情,在野生鳥類中檢測到3573起疫情。
在空間分布上,報告指出,近期疫情影響的地理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從挪威北極地區到葡萄牙南部,影響了37個歐洲國家。
在時間對比上,今年6月至8月,在歐盟國家野生鳥類中檢測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水平達到歷史最高;今年6月至9月,出現疫情的家禽養殖場數量比去年同期多五倍。
分析顯示,目前在歐洲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屬于進化枝2.3.4.4b,已發現的病毒有7種基因型。特別是其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已經傳播到禽類之外,在比利時和挪威的赤狐、瑞典的港灣鼠海豚中都檢測到這種病毒。這是首次在瑞典的港灣鼠海豚中檢測到H5N1病毒。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提到,在美國的寬吻海豚和加拿大的美洲黑熊中也首次檢測到這種病毒。
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歐洲有關機構加強了監測和防控措施。歐洲食品安全局高級官員塞茲近日表示,隨著鳥類秋季遷徙的開始,在歐洲越冬的野鳥數量增加,禽流感傳播風險可能比前幾年更高。該機構建議快速實施監測措施,以便及早發現病毒蹤跡。
瑞典農業局日前已在禽流感風險增加的地區建立了監測系統,一旦出現較大規模感染,該局將在受影響的農場周圍設立限制區。該局近日警示稱,瑞典一些地區會因野生鳥類遷徙而迎來較高風險,時間通常在11月初至次年晚春,在此期間應提高警惕。農業局還將與瑞典國家獸醫研究所一起進行風險評估,來確定高風險地區范圍,并實時跟蹤歐洲其他國家禽流感動態,以迅速應對新情況。
據歐洲媒體報道,荷蘭和法國已開始針對本次禽流感疫情測試相關疫苗,但目前在疫苗有效性等方面仍存疑問。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說,雖然近年來歐洲沒有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但相關人士還是要注意加強防護。該中心就此發布了新的指南,強調了在無法避免與動物接觸的工作場所采取職業安全和健康措施的重要性。這些措施包括適當通風、工作服和個人衣物分開、防止工人住所被污染等。
該指南強調,盡早識別傳播事件至關重要。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和臨床醫生需要意識到,在接診有相關風險的患者時有必要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