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韓國運載火箭“世界”號在韓國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發(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供圖)
新華社首爾10月21日電(記者陸睿 杜白羽)韓國第一枚完全自主研制的運載火箭“世界”號于當地時間21日17時(北京時間16時)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但火箭搭載的模型衛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世界”號是三級運載火箭,總重200噸,可將1.5噸級衛星送至距離地面600至800公里的軌道。根據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和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發布的消息,火箭升空后一、二級分離正常,整流罩分離正常,但第三級發動機燃料提前耗盡,導致火箭搭載的模型衛星雖然達到700公里的飛行高度,但未能達到每秒7.5公里的飛行速度,最終未能入軌。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表示,雖然發射留下遺憾,但作為韓國自主研制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試驗,其意義在于執行了所有發射階段主要任務并掌握了核心技術。
韓國總統文在寅當天在羅老宇航中心觀摩發射過程并發表講話說,雖然很可惜沒能完美實現目標,但首次發射已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果。如果能檢查并彌補今天出現的不足,明年5月的第二次發射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文在寅還宣布,截至2027年將持續進行5次“世界”號運載火箭發射,同時更加大膽地向宇宙探索發起挑戰,爭取到2030年利用運載火箭實現探月夢想。
2013年1月,韓國曾成功發射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但“羅老”號并非完全“韓國制造”,它的第一級由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中心制造,第二級才是韓國研制的。
10月21日,韓國運載火箭“世界”號在韓國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發(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供圖)
10月21日,韓國運載火箭“世界”號在韓國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發(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