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國際觀察)“美國陷阱”之三:偽“普世價值” 真“雙標燈塔”
新華社記者朱俊清
長久以來,美國一直不遺余力把所謂“普世價值”強加于別國,宣稱這代表了人類的共同價值觀。但越來越多的事實讓人們看清,“普世價值”其實只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搶占道德高地的道具和對外形象宣傳的面具,是包裹在美國這個漏洞百出的“雙標燈塔”外的一層遮羞布。
“普世價值”不普適
毋庸置疑,人類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價值觀,例如對美和善的追求。然而,正如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群對美和善存在不同見解一樣,各國之間基于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等的差異,在思想觀念、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上也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單純強調人類價值觀的同一性而抹殺其多樣性,把在西方歷史中發展演變而來的一套價值觀包裝成“普世價值”并要求各國全盤接受,這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和歷史虛無主義的。
美國政治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曾指出,文化是獨特的而非普遍適用的,在不同文明之間,尊重和承認相互的界限非常重要。令人遺憾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常常無視這一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對新華社記者說,各國有權而且應該選擇適合其傳統、歷史、文化和需求的發展道路,美國不應動輒為一己私利干涉他國內政。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刁大明認為,美國在世界范圍內推行所謂“普世價值”概念,并非真心希望推動各國共同發展,而是為某些特殊利益集團服務。向全世界灌輸美國價值觀,實際上是美國維護自身霸權體系的重要一環。
“雙標燈塔”真雙標
美國國際政治學者漢斯·摩根索曾說,“普世價值”根本不存在,那只是強者美化自己、削弱別國的一種策略。
美國常常以推廣“普世價值”為名,揮舞價值觀大棒,對他國內政橫加干涉。但在實際行動上,美國一貫奉行“雙重標準”,合則用,不合則棄,違反自己那套“普世價值”理念的案例比比皆是。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打著維護“自由民主”的旗號,對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發動戰爭或采取軍事行動,而其真實意圖則在于控制石油資源和維護自身霸權。美國的干預令這些國家陷入長期戰亂,給當地人民造成深重災難。
嘴上唱的是“自由民主人權”,實際干的是“美國優先”。新冠疫情沖擊下,廣大發展中國家缺少疫苗,美國卻大量囤積疫苗并限制疫苗原材料出口;美國退出與俄羅斯簽署的《中導條約》和《開放天空條約》,認為這些條約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但其退約舉動給國際軍控和全球安全帶來威脅;美國為維護本國經濟和科技霸權,濫用反腐敗、國家安全等名義打壓外國企業,損害別國經濟利益。
薩克斯指出,美國在人權領域存在三大失敗:首先,不尊重《世界人權宣言》規定的各國權利;其次,美國社會存在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第三,美國不遵守聯合國憲章,侵略其他國家,顛覆他國政權。
美國艾奧瓦州前眾議員格雷格·丘薩克對新華社記者說,美國早已經習慣了“訓誡”他國,卻對自身問題視而不見。
共同價值是正道
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冷戰后,世界經濟重心已逐漸從西方向其他地區轉移,國際格局也呈現出多極化趨勢。盡管美國認為全世界都應當接受所謂的“普世價值”,但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希望發出自己的聲音、走自己的道路,渴望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為此,中方提出,應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刁大明認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提法充分展現出中國智慧,既承認不同國家人民存在共同的追求目標,又強調實現共同目標的路徑沒有統一答案,這一過程不應由某個國家主導,而應由各國共商共建并實現共贏。
他指出,所謂“普世價值”意在強調美國的話語和經驗對全世界普遍適用,這實際上是一個包含了等級概念的話語陷阱,把美國置于他國之上,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不可能達到以推動世界發展為共同目標的高度,因此也難以得到各國的真正認同。(參與記者:熊茂伶、尚軍、楊晴川、杜健、黃尹甲子、朱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