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新聞分析:美戰略轟炸機24小時待命的軍事考量
新華社記者杜白羽 劉莉莉
多家美國媒體23日報道,美國空軍正準備將B-52H戰略轟炸機恢復冷戰時期的每天24小時警戒值班狀態。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從未有過的狀態”。美國不斷提高本國核武器戰略水平,背后有何考量?
冷戰后最高戒備狀態
美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費恩將軍23日向美媒體透露此消息時說,該計劃并沒有針對任何國家或事件,更多考慮的是全球形勢的變化,以及如何確保美國空軍不斷進步。
所謂“24小時警戒”,指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在跑道上待命,飛行員在值班室內等待命令,一旦出現緊急情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起飛。
冷戰時期,美蘇在相當長時間里都保持有戰略轟炸機攜帶核彈24小時在空中巡航,以保證接到核攻擊指令時能第一時間做出回應,但這種危險的帶彈巡邏也造成多次空中險情。
冷戰后,美國和俄羅斯相繼停止了這種“嚇人亦嚇己”的帶核彈巡邏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美國一旦重新開始核轟炸機全天候執行戰備值班任務,意味著進入了冷戰后的最高戒備狀態。
目前美國空軍的空基核投擲平臺主要包括B-52H型和B-2A型戰略轟炸機,它們裝備第八航空隊。除了本國基地外,可臨時部署戰略轟炸機的前沿空軍基地還包括英國的費爾福德空軍基地、位于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位于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以及位于查戈斯群島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軍事專家分析說,美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由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核潛艇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組成。以戰略轟炸機構成的空基核力量,相比以彈道導彈核潛艇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代表的海、陸基核力量,其地位稍有不及。而此舉更多是以美朝矛盾為契機,實現空基核力量發展并提升空基核力量和軍種地位。
何種考量
資深軍事專家馬堯指出,美國核戰略的一大特點是保持美國相對于其他國家的絕對軍事優勢,借以鞏固美國的世界主導地位,并力圖實現美國確保自身絕對安全的全球戰略目標。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這種以實力謀求優勢的傾向越來越明顯。
美國也往往以地區局勢為借口加強軍力部署。據西方媒體報道,美空軍正是借助美朝矛盾升級的契機,加強其核武器的戰備水平,恢復B-52H戰略轟炸機的24小時值班,提高戰備等級。
全球布局 “升級備戰”
馬堯指出,美國日益增長的霸權護持成本和相對衰落的國力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不久前美國驅逐艦頻頻在亞太地區發生重大事故就是這種矛盾的體現。美國試圖讓B-52H戰略轟炸機進行24小時值班,深層原因在于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美軍高級官員強調,啟動美軍核轟炸機24小時待命狀態目前仍處于討論階段,需要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的同意。
美國空軍發言人安·斯特凡內克24日說,目前正在進行基礎設施的升級準備,這是保持戰備水平的必要條件。美國空軍當天發布聲明,表示B-52H恢復24小時警戒的計劃確實存在,但并非“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