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若開邦連續(xù)三天發(fā)生恐怖襲擊,截至27日造成上百人死亡。緬甸政府說發(fā)動襲擊的是賓格利人、即國際媒體常說的羅興亞人,同時認定若開羅興亞救世軍(前譯若開羅興亞救贖軍)為極端主義恐怖組織,向若開邦派出軍隊展開反恐打擊。
羅興亞人與占若開邦人口多數(shù)的若開族人長期不和,族群矛盾近年來多次引發(fā)暴力沖突。緬甸軍警對恐怖分子的清剿引發(fā)爭議,加上大量羅興亞人逃到東南亞鄰國引發(fā)非法移民等問題,給緬甸政府和昂山素季招致不小的國際壓力。
盡管緬甸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試圖為若開邦所有居民尋求出路,但上周發(fā)生的恐怖襲擊令局勢更加惡化。種種跡象顯示,若開邦問題依舊是昂山素季的燙手山芋。
【矛盾由來久】
羅興亞人認為自己在若開邦生活的歷史很久,是本地合法居民。而緬甸國內(nèi)主流民意認定他們是來自孟加拉國的“非法移民”,拒絕承認羅興亞是一個民族。這也是目前緬甸政府的立場。
若開邦位于緬甸西北海岸,毗鄰孟加拉灣,與孟加拉國接壤,古稱阿拉干。這里曾有一個獨立的阿拉干王國,直至18世紀被緬甸王國征服。英國殖民者在18世紀先后征服印度、緬甸后,將包括阿拉干在內(nèi)的緬甸劃入英屬印度,直至1937年才把緬甸單獨劃出。1948年,緬甸獨立,阿拉干成為緬甸的若開邦。
因為貿(mào)易,來自中東的商人曾在阿拉干王國居住。有說法稱羅興亞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那些中東商人,因此可以算作若開邦本地居民,但這種說法未獲廣泛認同。在英國殖民期間,殖民當局從今孟加拉國引入居民充當其統(tǒng)治的幫兇,在二戰(zhàn)期間也使用這批人與若開族、緬族等民族對抗。緬甸人大多認為,羅興亞人是這批外來居民的后裔,雙方因此存在歷史矛盾。
。玻埃保材辏翟轮粒对拢淳挼槊裰鬓D型后的第二年,羅興亞人與若開族人發(fā)生沖突,使若開邦問題一度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焦點。當時,一樁若開族女性遭羅興亞人強奸并殺害的刑事案件引發(fā)雙方族群沖突,導致上百人喪生。緬甸政府同年6月在若開邦實行緊急狀態(tài),此后局勢有所緩解。
。玻埃保赌辏保霸拢谷,若開邦孟都地區(qū)3所邊防警察局遭到武裝襲擊,9名警察死亡。緬甸政府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國防軍和警察部隊隨后在孟都等地實施清剿,至今年2月結束。其間,一些軍警被指侵犯人權,令剛剛上臺執(zhí)政的昂山素季及其領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受到聯(lián)合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新一輪批評。
一些羅興亞人在清剿行動中逃離緬甸,成為難民,但經(jīng)常不被其他國家接受,引起國際輿論同情。過去幾年來,還有許多大量羅興亞人為擺脫貧窮或歧視,試圖偷渡到東南亞其他國家,其中不少人落入人口販賣團伙手中。泰國一家法院今年7月對一起被告多達103人的人口販賣案宣判,受害人主要是羅興亞人。
【身份難獲得】
到底有多少羅興亞人生活在若開邦,目前沒有確切數(shù)據(jù),有估計在100萬至130萬之間。解決若開邦問題的一個難點在于羅興亞人難以獲得緬甸或其他國家的國籍,不能自由遷徙。
今年7月,緬甸政府罕見地組織包括新華社在內(nèi)的國際和國內(nèi)媒體進入若開邦,探訪羅興亞人居住的村落,采訪邊防警察、當?shù)卣H糸_邦政府安全與邊境事務部長騰林同月16日與記者團見面時說,政府正在鼓勵村民接受公民身份驗證卡、然后按程序申請成為緬甸公民,一切都要依照《緬甸公民法》進行。
他說,只是,截至接受采訪時,若開邦僅有1000人接受了公民身份驗證卡。
騰林強調(diào),當?shù)卮迕癫唤邮芄裆矸蒡炞C卡是受到背后勢力的蠱惑,不接受公民身份驗證卡,就不會擁有公民身份,沒有公民身份,就沒有出入自由。
。玻埃保材甑臎_突發(fā)生后,超過12萬羅興亞人被轉移至設在當?shù)氐亩嘧茈y營,沒有出入自由。
根據(jù)緬甸現(xiàn)行的1982年《緬甸公民法》,擁有緬甸國籍者分為“公民”、“準公民”和“歸化公民”,享有的權利不同。如果接受公民身份驗證卡,羅興亞人有機會成為“歸化公民”,但按照法律也要滿足能流利地說一種緬甸民族語言、“品德優(yōu)良”等條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大量村民僅會說孟加拉語。
在若開邦首府實兌的一座避難營,一名羅興亞人把記者拉入屋內(nèi),拿出自己繪制的地圖,上面是若開邦各地羅興亞人的人口。他希望政府早日承認他們的公民身份,給予他們公民權利,但他拒絕若開邦政府推行的公民身份驗證卡。
“我們不可能接受公民身份驗證卡。那是給外國人準備的,我們就是若開邦本地的居民,”他說。
【爭議難消弭】
然而,羅興亞人要求政府承認其公民身份的訴求與緬甸主流民意相悖,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政府恐怕難以違背民意。
另一方面,對緬甸軍隊在清剿行動中涉嫌的侵犯人權等違法行為,昂山素季在若開邦問題沒有如西方所想那樣嚴厲批評軍方、為羅興亞人發(fā)聲,導致曾作為西方理念標桿人物的她遭受西方輿論批評,光環(huán)褪色。
聯(lián)合國方面今年2月發(fā)布一份報告,援引逃至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的證詞,指認緬甸軍警在清剿行動中存在針對羅興亞人的肆意逮捕、強奸、縱火等行為。為此,緬甸政府成立由副總統(tǒng)牽頭的調(diào)查委員會奔赴若開邦調(diào)查。
緬甸邊境警察總指揮山倫7月接受記者團采訪時稱,調(diào)查委員會發(fā)現(xiàn)不少指認為虛報,數(shù)字有夸張,一些羅興亞人受幕后勢力威脅,向媒體和國際組織說謊。
今年7月,緬甸政府允許聯(lián)合國特派調(diào)查員李亮喜進入若開邦。李亮喜結束12天的訪問后批評緬甸還在用前軍政府時期的“措施”,稱“羅興亞人的情況自她去年1月訪問若開邦以來未有改善”。昂山素季辦公室說,李亮喜的發(fā)言“讓人失望”。
本月24日,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領導的若開邦事務顧問委員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委員會最終報告。這一委員會一年前由國務資政府部成立,包括外籍專家,負責在預防沖突、人道協(xié)助、維權與和解、機構設置、促進發(fā)展方面做出評估。
安南依據(jù)報告內(nèi)容說,委員會建議致力于改善底層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采取措施盡快在公民身份認證、檔案、權利和平等取得進展,若開邦各族群展開全面對話構建互信、加強地方族群與若開邦政府、中央政府間的合作。他說,報告還建議緬甸與孟加拉國加強邊境安全和雙邊合作,應對邊境地區(qū)毒品走私問題的挑戰(zhàn)。
國務資政部贊賞若開邦事務顧問委員會所作努力,歡迎報告就若開邦問題提出有意義的長期解決方案,表示緬甸政府將全面考慮報告建議內(nèi)容,依據(jù)實際情況在最短時間框架內(nèi)、希望在今后幾星期內(nèi)制訂出落實建議路線圖。
然而,在記者團的采訪中,無論是緬甸政府、警察還是羅興亞人都沒有透露出任何讓步的意思。最新發(fā)生的連續(xù)恐怖襲擊以及軍警展開的反恐行動令局勢更加復雜,若開邦問題恐怕會長期困擾昂山素季和民盟政府。(楊舟 莊北寧 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