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總統獲諾貝爾和平獎 結束該國50年內戰](/Files252/BeyondPic/2016-10/7/139018135.jpg)
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他持久的努力結束了該國超過50年之久的內戰。
桑托斯1951年生于哥倫比亞波哥大,現年65歲,2010年起擔任該國總統。桑托斯來自哥倫比亞最為富有和最具影響力的家族,曾經當過兵,之后在美國堪薩斯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就讀,198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1991年成為哥倫比亞第一個對外貿易部長,2000年成為財政部長,2006-2009年擔任該國國防部長,2010年出任總統,2014年獲得連任。
這是諾貝爾獎第15次頒給現任國家或政府領導者,這15人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威爾遜、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等等。他們中的14人獲得的是諾貝爾和平獎,另有1人在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此人是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
目前,一共有26位國家或政府領導者獲得過諾獎,其中15人獲獎時在任,另有5人獲獎時已經卸任,6人獲獎之后上任。
以下是頒獎詞全文: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將2016年和平獎授予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獲獎理由是:他為結束該國長達50年的內戰做出了持久的努力。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有22萬哥倫比亞人喪生、近600萬人民無家可歸。諾貝爾和平獎也可以看作是對哥倫比亞人民的致敬——他們經歷了長期的困苦磨難,但是從來沒有放棄和平的希望;同時也是對所有致力于和平進程人士的致敬,更是對長久內戰中受害者們的一份交代。
桑托斯總統曾經發起一項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游擊隊之間的協商談判,最后以雙方簽訂和平協議告終;同時,他還不斷地推進和平進程的發展。在了解到這項和平協議飽受爭議之后,桑托斯又在公投過程中為保障哥倫比亞選民表達意見的權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投票結果并不像桑托斯總統設想的那樣:1300萬哥倫比亞選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對和平進程投了反對票。這一結果讓哥倫比亞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意味著哥倫比亞的和平進程將會停止、內戰可能重新燃起。不過,更重要的是,桑托斯領導的政黨,以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游擊隊的領導人羅德里戈·隆多尼奧(Rodrigo Londoño),都決定繼續尊重停火協議。
大多數投票者對和平協議投了反對票,并不一定意味著和平進程終止了。公民投票權并不是為贊成或反對和平投票。反對票反對的不是和平的意愿,而是具體的某一項和平協定。挪威諾貝爾協會強調了以下事實的重要性:桑托斯總統正在邀請所有的黨派參加更廣泛的國際對話,這場對話的目標是促進和平進程。甚至那些反對和平進程的人也歡迎這樣的對話。諾貝爾協會希望所有的黨派可以負起他們的那部分責任,建設性地參與即將開始的和平談話。
國家需要和諧,受害者需要公正,打破兩者之間的平衡會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挑戰。如何實現?沒有簡單的答案。目前哥倫比亞和平進程的重要特征就是內戰受害者的代表也參與其中。受害者代表為暴行作證,面對沖突每一方的犯罪者。他們展現出的勇氣和意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總統,希望藉此鼓勵所有為哥倫比亞的和平、和解和公正而奮斗的人們。總統本人清楚地表示,他將在任期內不懈推動和平進程。委員會希望,此次獲獎可以給予他在這條艱難的路上繼續前行的力量。此外,諾貝爾獎委員會由衷地希望,哥倫比亞人民可以收獲和平的碩果,在和平與和解的路上更進一步。惟其如此,哥倫比亞才能夠解決貧窮、社會不公和毒品等重大社會問題。
哥倫比亞內戰是當代社會規模最大的內戰之一,也是美洲大陸僅存的武裝沖突。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堅信,桑托斯總統盡管沒有在公投中取得大多數票,但是卻將流血沖突向和平解決的方向又推進了一步。桑托斯總統為解除游擊隊武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哥倫比亞國內的友愛與和解。桑托斯總統對和平的貢獻契合諾貝爾和平獎的標準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