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法國《世界報》稱,由于難民問題的發酵,歐洲許多國家民意正發生逆轉,迫使部分國家政府、政黨和政治家采取更強硬措施,丹麥自1月21日宣布,將沒收難民超過1萬克朗的財富。值得注意的是推動這一立法的并非極右翼丹麥人民黨,而是丹麥內閣閣員斯托賈博格。不僅在丹麥,在歐洲許多國家,由于民間反難民聲勢高漲,極右翼支持率大增,迫使主流政黨不敢冒失去選票的風險堅持傳統的難民政策。
在瑞典,移民大臣約翰松1月31日表示,將采取更多方法嚴格核查“無人監管的未成年難民”真實年齡。瑞典通訊社稱,瑞典對未成年難民非常“包容和慷慨”。根據法律,這些未成年難民是不能被遣返的。因此許多難民丟掉身份證件,隱瞞年齡。當地網民稱,此前捅死女工作人員的所謂15歲難民兒童,個子比翻譯還高,被認為謊報了年齡。
“難民危機正在讓德國總理走向下臺之路”。新一期德國《焦點》周刊封面報道認為,調查機構Insa的民調數據顯示,鑒于目前的難民危機,近40%受訪的德國人要求總理默克爾下臺。為平息日益高漲的批評之聲,默克爾1月30日表示德國對難民的庇護是“有期限的”。她說,依照《日內瓦難民地位公約》給難民提供的保護是有期限的,有效時長為3年,“當事人必須清楚他們只具有臨時的居留權”!拔覀兿M敽推浇蹬R敘利亞,他們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鄉!辈贿^,對此說法,德國人普遍不信。德國電視二臺“政治晴雨表”調查結果顯示,80%受訪者不相信能很快找到限制難民的解決方案。
“誰為難民說話,就是幼稚的傻子或幻想家;誰反對這些難民,很快就被歸類為極右翼分子或納粹”。“德國之聲”1日評論稱,這兩種極端化的政治爭論已經脫軌。評論稱,歐洲沒有人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這就帶來了兩種令人不悅的政治上的副作用:歐洲空前未有的不團結,空前未有的抵制德國和默克爾。同時,右翼和極右主義力量正不知不覺地成長為一股政治勢力。【環球時報駐瑞典、德國、英國、加拿大記者 陳雪霏 青木 紀雙城 陶短房 陳一 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