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認領恐襲:下一目標倫敦,羅馬、華盛頓也在劫難逃
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
法國巴黎剛剛度過二戰勝利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當地時間13日晚,法國巴黎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20人死亡。
法國總統奧朗德14日凌晨臨時召集內閣會議,批準了緊急狀態法令,法國本土和科西嘉島從即刻起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狀態法令將允許禁止人員流動并設立安全保護區域。
奧朗德當天還取消了前往土耳其參加定于15日開始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的計劃。
與此同時,法國臨時內閣會議還批準了關于加強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地區安全措施的法令。
“戰爭行徑”
13日晚的恐怖襲擊震驚世界。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13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蘭西體育場附近以及位于巴黎東部的10區、11區,發生多起槍擊爆炸事件,根據巴黎檢察官14日凌 晨發布的消息,系列襲擊事件“有可能造成至少120人死亡”,其中至少包括“5名恐怖分子”。而法國媒體14日援引司法機構消息源報道,系列襲擊事件造成 至少128人死亡,250人受傷,其中99人傷勢嚴重。
恐怖襲擊發生后,奧朗德14日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將為13日巴黎系列槍擊爆炸事件死難者舉行3天哀悼。
奧朗德在講話中指出,13日發生的多起襲擊事件造成眾多人員傷亡,“死難者家屬正沉浸在痛苦與憂傷之中”,因此他決定簽署法令,為此次事件死難者舉行3天哀悼。
奧朗德還指責13日的系列襲擊事件是“戰爭行徑”,“是由恐怖武裝‘伊斯蘭國’犯下的戰爭行徑”。他再一次呼吁法國民眾保持“團結”和“冷靜”,“我們現在所保衛的,是我們的祖國,更是屬于全人類的普世價值,法蘭西知道應當如何肩負起她的責任”。
奧朗德還說,他已經“動員一切可能的力量制伏恐怖分子”,還命令軍隊進入巴黎地區增援,確保這類恐怖襲擊不會再次發生。
“戴高樂”號將赴波斯灣
央視昨晚援引《今日俄羅斯》報道說,法國已確認將派出戴高樂航空母艦對抗對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是法國海軍中唯一一艘航空母艦,使用核動力。它能裝載40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按照《今日俄羅斯》的說法,法國已確認其將于11月18日從法國啟程,于12月中旬到達波斯灣后參與打擊IS。
法國在9月份就已宣布要打擊IS,目前它使用6架駐扎在沙特阿拉伯的颶風戰斗機及6架駐扎在約旦的幻影2000戰斗機打擊IS。奧朗德表示,派出航母將提高法國于同盟協同作戰對抗IS的效率。
雖然已確認至少120人在此次恐怖襲擊中喪生,但目前尚未發現有中國公民在襲擊中遇難。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新聞參贊吳小俊14日對新華社記者說,根據法國警方提供的消息,目前尚無中國公民(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中傷亡的報告。
多國緊急加強安保
恐怖襲擊發生后,法國政府宣布加強對入境法國的火車和飛機的安檢;巴黎警方呼吁市民避免外出;巴黎地區學校取消一切活動;埃菲爾鐵塔暫時關閉。此外,法國政府已緊急加強法國使領館、文化中心及法國學校等駐外機構的安全警戒。
俄羅斯反恐委員會14日發表通報說,鑒于出現新的威脅,俄羅斯安保系統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所有反恐機構正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公民安全,避免公民遭受恐怖襲擊。鐵路設施、火車站、機場及其他人流密集場所均已被安排額外安保措施。
意大利政府14日宣布將安全警戒級別提升至次高級,要求特殊軍事部隊處于待命狀態,加強邊境尤其是意法邊界的管控。同時,意大利政府決定加大羅馬、米蘭、都靈等大城市安保力度。
出于對恐怖威脅的擔憂,德國、比利時等國業已強化境內安保。
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
法國總統奧朗德14日說,發生在首都巴黎的多起嚴重恐怖襲擊事件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一手策劃的“戰爭行徑”。
巴黎多處地點13日晚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接連遭遇槍擊或爆炸襲擊,造成至少120人死亡。奧朗德認定,這一系列恐襲事件由“伊斯蘭國”在法國之外組織策劃,繼而里應外合得以實施。
同一天,“伊斯蘭國”發布聲明“認領”巴黎系列恐襲事件,揚言稱法國是其“頭號”襲擊目標。這一極端組織聲稱,他們向巴黎多個地點派遣了8名極端武裝人員,后者攜帶炸彈腰帶、機槍等實施了襲擊。
另據媒體報道,除了宣稱對此次巴黎恐襲事件負責外,“伊斯蘭國”(IS)還在社交網絡上發文叫囂稱,倫敦將是下一個目標,羅馬與華盛頓也在劫難逃。
襲擊者身邊發現敘護照
德國媒體14日報道,上周在德國南部被捕的一名男子可能與巴黎恐襲事件中的襲擊者存在關聯。
《焦點》周刊網絡版說,巴伐利亞州警方本月5日在一次公路例行檢查時逮捕這名男子。當時,警方從他的車里搜出“多把機槍、手槍和爆炸物”。
按《焦點》周刊的說法,這名男子來自黑山共和國,遭羈押后拒絕開口,也沒有為自己請律師。
同一天,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承諾將竭盡所能,協助法國應對恐怖主義的挑戰,“我們將盡一切力量幫助(法國)追捕作惡者……同時展開聯合行動打擊恐怖分子”。
另外,了解巴黎恐襲事件調查進展的消息人士14日說,警方當天在一名自殺式襲擊者的尸體附近發現一本敘利亞護照,不過暫時還不清楚護照的真實性。
“伊斯蘭國”認領
就在法國警方對恐怖襲擊展開密集調查的同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14日在社交網絡上發表一份正式聲明,宣稱對11月13日晚間在巴黎發生的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負責。
這份公開發表的聲明為阿文和法文兩種文字,長達七段。聲明稱,選擇巴黎作為恐怖襲擊的優先襲擊目標,并針對足球賽和搖滾音樂會作為具體的攻擊對象具有象征意義。
聲明稱共有8名極端分子參與襲擊,襲擊地點經過精心策劃。聲明點出了“法德足球比賽”和音樂會,以及在巴黎10區和11區同時開始行動,唯一與事實不符的是提到了巴黎的18區。聲明還提到這次襲擊造成200人死亡,更多人受傷。
聲明還威脅稱,這是法國對“伊斯蘭國”采取軍事行動的后果,法國及其追隨者將繼續作為“伊斯蘭國”的主要目標。
巴黎恐襲已經變種
巴黎系列恐怖襲擊發生后,有專家指出,從恐怖襲擊的角度,不得不說此次巴黎恐襲是非常專業的。
此次巴黎恐襲,同一時段內有多處地點遭遇襲擊,分別為巴黎南部的巴塔克蘭劇院、城中心的柬埔寨餐廳和北部的法蘭西體育場。“多點襲擊的戰術,勢必讓巴黎警衛力量捉襟見肘”。
再看襲擊的地點,正在演出的劇院、正在進行比賽的足球場、正在用餐時間的市中心餐廳,都是人員大規模聚集區域。“值得注意的是,恐怖分子在這些場所直接用突擊步槍和炸藥進行攻擊。此外,襲擊分子并未蒙面,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發起攻擊的。”專家指出。
“恐怖分子直接用自動步槍對劇院內的觀眾進行掃射,甚至直接將炸藥扔向人群,對已經控制的人質則以行刑的方式逐一殺害,通過造成大規模平民傷亡從而給法國政府以致整個和平世界施加壓力,這是他們唯一的目的。”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