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多國輿論對日本重走戰爭之路表示警惕,擔心自己的國家會受到影響。“對引發周邊國家強烈疑慮的安倍右傾化表示強烈擔心!”《首爾經濟》18日的社論認為,日本的軍國主義化實際上對韓國形成威脅,韓國不僅要通過道德和歷史批判,更要通過韓美日多邊對話遏制日本擴散集體自衛權和過分的軍事行動。
俄羅斯《獨立報》18日發表題為“日本放棄和平”的文章稱,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基斯塔諾夫表示,這一法案表明,日本準備在遠離日本的海外地區參與美軍的作戰行動,“美日未來可以聯合對抗中國的威脅”。對于新法案對俄羅斯的威脅,基斯塔諾夫表示,日美在軍事領域加強合作將在反導領域影響到俄羅斯的利益。日本擁有4艘配備美反導系統的驅逐艦,這對俄戰略核力量和部署在鄂霍次克海的核潛艇構成威脅。
美國可以利用新安保法讓日本為它做什么?吳懷中對《環球時報》說,目前美國還不需要日本跟它一起進行“典型的作戰行動”,但日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強項,幫美國在中東、在霍爾木茲海峽掃雷,進行彈道導彈防御合作,以及“在遠東向美國提供優越的地理支點”。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李杰1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新安保法問題上,日美是互相利用,美國想借日本之手實現亞太再平衡和封鎖中國的目的,而日本也希望把第一島鏈北端完全封鎖住,借此控制中國海上通道的暢通,想扼制時就扼制住,尤其是宮古海峽通道。李杰說,如今日本已把P-3C和先進的導彈驅逐艦派到南海,將來蒼龍級潛艇也會派到南海,“未來美國可能將整個南海地區的第一線交給日本和澳大利亞來負責”。
李杰對《環球時報》說,日本一旦能夠輕易在海外用兵,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會造成極大危險,“應讓國際社會認清這一點”。同時,我們應繼續揭穿安倍的野心,讓更多日本民眾清楚,無論日本自己行動還是和美國聯手,最受傷害的都將是日本年輕人。“與此同時,中國自身也要加強軍事上的應對,提高海軍護航護送能力,并加強打造向西陸路通道,以不受其太多制約。”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文玉 王偉 環球時報記者 張倍鑫 馮國川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