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天水市委書記王銳帶領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建設局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對省列重點項目——天水國際陸港建設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調研。
當天,王銳一行深入到天水國際陸港渭河1號橋和渭河5號橋建設工地,看規劃、聽匯報、問進度,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他強調,要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科學組織土地征收工作,加快推進三陽川隧道、橋梁道路以及水、電、暖、氣、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天水國際陸港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目前,天水國際陸港正在實施建設秦州——三陽川城市隧道工程、團莊棚戶區改造項目工程和“三路兩橋”工程建設。
估算總投資11.43億元的秦州——三陽川城市隧道工程,目前隧道北側左洞施工進尺864米,右洞施工進尺817米;南側右洞施工進尺430米,左洞施工進尺192米;累計已完成投資2.7億元。隧道南北互通立交工程正處于施工圖審查和預算編制階段,征地拆遷工作有序推進,爭取春節后完成施工、監理企業招標工作。
(團莊片區棚改項目設計方案)
計劃投資14.07億元的團莊棚改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其中估算總投資5.7億元的一期工程已完成場地平整及土方開挖,正在進行基坑支護和樁基工程,計劃年內完成樁基工程,并啟動實施筏板工程。
(陸港大道東段設計方案圖)
(渭河一號橋施工現場)
“三路兩橋”建設推進迅速,陸港大道東段、崇德路、環城東路、渭河一號橋、渭河五號橋等項目征地清表工作有序進行,建設資金正在積極落實。該項目已于2019年12月10日完成了施工企業招標工作,12月13日監理企業招標確定,施工臨建和鋼筋加工棚等已搭建完成,利用冬季枯水期已開始橋梁樁基工程。
新聞鏈接
天水國際陸港項目介紹
甘肅(天水)國際陸港是根據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甘肅省委、省政府著眼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和南向通道建設的全省三大國際陸港之一,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由東向西拓展的重要樞紐,也是省、市“十三五”時期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
甘肅(天水)國際陸港選址在三陽川。天水市以國際陸港項目為引領,全力打造三陽川片區與秦州、麥積兩區一體化發展,通過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加快區域性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
天水市按照“東西延伸、相向對接、南北優化、舊城更新”的總體思路,有序啟動了成紀新城、秦州新城、三陽川新區等八個新城建設。隨著秦州至三陽川隧道的建設,總投資約167.4億元的甘肅(天水)國際陸港項目正有序鋪開。該項目規劃區面積18.13平方公里。
秦州至三陽川隧道建設,是一座分離式的雙洞隧道,左洞長3309米,右洞長3295米。2018年11月啟動該項目,總投資11.43億元。隧道建成后,從秦州區到達三陽川新區,只需10分鐘左右的行車時間,實現主城區與三陽川片區的互通互接。
甘肅(天水)國際陸港將重點建設以商務辦公、會議會展、文化商貿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形成“一個綜合服務核”;以居住生活為主的“兩個生活配套區”;以電子商務產業園、農產品深加工及冷鏈物流產業園和創新型產業園“三大產業園”;以及鐵路物流中心、公路物流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商貿服務中心“四個中心”,建成后預計年發送量可達800萬噸以上,年營業額達到30億元以上,稅收2億元以上。
隨著三陽川新區的不斷擴充建設,以秦州區、麥積區、三陽川新區為主題的“一城三區”天水城市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