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天水>>正文
天水有詩氣自華(解碼·城市味道)
(2019/12/16 21:47:15)  來源:人民網  打印本頁

  核心閱讀

  有充滿詩意的城名,有李白、杜甫的故事,甘肅天水自古與詩歌結下不解之緣。這里的“李杜詩歌節”已連續辦了4屆,不是詩人關門開會,而是敞開大門辦節。舉辦公益講座、進校園等活動,邀請中外詩人談創作、讀詩,讓當地人深度參與其中,普及了詩歌文化,也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城市的品位。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冬日,來到坐落于甘肅省天水市的南郭寺,建于清代的詩圣堂,就隱在這林木間。

  “隴上江南,自然不似北方冬天。”天水日報社副總編輯王若冰笑道。作為李杜詩歌節的全程參與者,最近只要一得空,他就來南郭寺,“忙著為‘天末憶李白’主題雕塑選址、定設計方案。雕塑將在第五屆李杜詩歌獎頒獎典禮期間落成。”

  作為國內重要的詩歌交流平臺,“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自2016年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4屆。前不久落幕的第四屆李杜詩歌節,吸引了100多位國內外詩人和近萬名當地群眾參與。“辦好詩歌節,一定要讓群眾參與進來,不能僅僅辦成詩人的聚會。”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杰說,每一屆李杜詩歌節,天水都在努力深入普及詩歌文化,用詩歌提升城市品質,讓詩歌滋養群眾心靈,無論是城還是人,有詩氣自華。

  有深厚的詩歌底蘊,該辦自己的詩歌節

  “中國是詩的國度,過去是,現在也是。”王若冰說。天水和詩歌的淵源可追溯至《詩經·秦風》,天水之名也充滿著詩意,“守著這么深厚的詩歌底蘊,我覺得天水應該有自己的詩歌節。”

  經過多方努力,2015年11月下旬,天水市開始起草策劃方案、籌備首屆李杜詩歌節。“起初很多人覺得叫李杜詩歌節,名字有點大。”王若冰說,實際上,直到今天,很多人見他依然會問:你們這個詩歌節,憑啥叫“李杜”?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 …… “多篇詩文里寫到的隴西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王若冰說。杜甫于公元759年到天水投奔侄子杜佐,客居在今天的天水市麥積區。“雖然杜甫在天水只寓居3個多月,但創作了117首‘秦州詩’。”其中,就有人們耳熟能詳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等千古名句,這些已經成了天水的歷史記憶。“所以,舉辦詩歌節,命名為‘李杜’,我們是有底氣的。”

  當然,辦詩歌節的底氣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撐。“李杜詩歌節,主要靠政府投入,贊助比例不大。”王若冰認為,詩歌節發展至今已初具品牌價值,但不能簡單地考慮盈利,這樣很可能會削弱詩歌節的嚴肅性和品牌美譽度。“實際上,重要的詩歌節基本都由政府文化機構舉辦。”王若冰介紹道,比如麥德林國際詩歌節由哥倫比亞政府和議會支持,華沙之秋國際詩歌節由波蘭政府出資籌辦。

  開展互動交流活動,讓詩歌走進市民的心里

  何冰終于見到了神交已久的王若冰。“以前聽過,但真正見到,還是在今年詩歌節的分享會上。”何冰說。

  何冰家住天水市郊的城鄉接合部,中考落榜后,他走南闖北,打工謀生。4年前,他回到老家天水,經銷飲料,往來于飯館茶樓。“干點小買賣,掙點零花錢。”何冰說,他喜歡讀古詩詞,微信頭像也是古風。

  今年,何冰的生意做得不錯。一天,他和朋友在南郭寺附近慶祝,酒過三巡,一抬頭見明月若玉盤,想起過往打拼中的辛酸,在心底默念了句“月是故鄉明”。“在為生活起早貪黑之時,我們其實很需要詩歌的溫暖。”何冰說。

  但是,何冰坦言,像他這樣的打工者,以前很難有機會拿到和詩歌有關的文化活動的入場券。“要不是聽王若冰老師講,我真不知道‘月是故鄉明’寫的是天水。”后來,他專門去南郭寺詩圣堂的二妙軒碑上找過,并用手機拍下了這首詩。

  “詩歌的力量直抵人心,關鍵是,當下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讓詩歌真正走進人們的心里。”王若冰說,自2016年李杜詩歌節創辦以來,每年都會舉辦“詩歌進校園”“經典誦讀”“詩歌公益講座”等活動,邀請中外詩人談創作、讀詩、和觀眾互動交流。“2017年,我們邀請著名詩人走進天水市逸夫實驗中學、天水市實驗小學等學校,與師生們面對面分享。”王若冰說,今年的詩歌節期間,又舉辦了十多場面向市民的活動。

  “提升群眾對詩歌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就要辦開放式的詩歌節,我們一直在探索。”王若冰說,比如第三屆李杜詩歌節的頒獎典禮,在麥積區翠湖公園舉行,2000多名觀眾都是自發從網上免費搶票來的。“這就打破了詩人關門開會的做法。”王若冰說,只有打破詩人的小圈子,詩歌才能真正走向群眾,“畢竟,詩歌屬于詩人,更屬于大眾。”

  “這其實就是李杜詩歌節的成功之處,它將詩歌帶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不僅是詩人的節日,更成了當地百姓的節日。”詩刊網總編霍俊明說。

  喚醒當地文化遺跡,詩意有了真實的載體

  從天水市區驅車40多分鐘,過東柯大道,就到了修葺一新的東柯杜甫草堂。“在唐代這里叫東柯谷,現在隸屬麥積區甘泉鎮柳家河村,當年杜甫就住在這里。”王若冰說,早年間這里殘垣斷壁、雜草叢生,第三屆李杜詩歌節前重新修繕,現已成為詩歌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王若冰認為,李杜詩歌節要繼承傳統,必須“喚醒”很多重要的文化遺跡,為遠去的歷史重塑精神的形體。而當詩意“活化”,詩歌節才真正有了載體,能更好地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水平。

  大眾審美不能低,專業水平更要高。作為李杜詩歌節的“重頭戲”——李杜詩歌獎的評選,“必須具有公信力和權威性,這也是我們設立這個獎項的初心。”王若冰說,每一屆李杜詩歌獎的評委會成員,陣容都稱得上豪華,每一屆評選出來的詩人,也都經得起考驗。“比如說,胡弦的詩集《沙漏》在獲得第二屆李杜詩歌獎銀獎的次年,又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李杜詩歌節,還在不斷完善。從第三屆開始,我們升級為‘國際詩歌節’,為‘一帶一路’沿線的優秀外國詩人授獎,將它辦成中國聯系世界的一個窗口。”張建杰說,接下來,要建立起長效機制,不斷探索舉辦形式和參與模式等,通過詩歌節,讓世界了解天水,讓天水走向世界。

  “希望李杜詩歌節持續舉辦下去,為推動中國當代詩歌發展和文化事業繁榮作出貢獻。”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希望,將其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地方文化名片和海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國詩歌品牌。“李杜詩歌節會一直辦下去,在形式和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更加豐富多彩。”王若冰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6日 12 版)



新 聞 推 薦

天水市舉辦果品保鮮分選貯藏技術培訓會(圖)

·雷鳴督查秦州區部分鎮脫貧攻堅工作(圖)
·天水市首屆殘疾人書法繪畫攝影展開展(圖)
·天水市市場監管系統脫貧攻堅聯絡員開展第三輪走訪督
·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天水匯報會召開(圖)
·劉坪鎮召開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圖
·津甘兩地記者采訪團來秦安縣集中采訪(圖)
·大莊鎮:多措并舉改善散渡河流域生態環境(圖)
·甘谷縣委政法委召開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圖)
·北科大消費扶貧采購秦安農特產品順利發車(圖)
·天水市“兩案”辦理督察組對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督查(圖
最 新 圖 片
天水紅山試驗機有限公司三項科技成果達到國 長城電工召開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圖) 天水市委書記王銳來星火機床公司調研(圖) 長城電工長開廠集團公司通過PCCC年度監督性 天水鍛壓國慶加班生產忙(圖) 星火機床公司舉行歌詠比賽慶祝祖國70華誕(圖

 書畫資訊
 博 客
·丁曉剛:丹青重染半坡寨
·山坡背后的殘雪
·市井隨拍
·丁曉剛隨筆:貞節牌坊
·李曉東:雪花飛·憶舊
·楊迎勛:幸福
·楊迎勛:自 勉
·七律·徒步秦亭山
 播 客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國》
·楊彥東:初冬牧場
·秀金山風光
·進入天水古村落
·溫家峽紅葉
·高原:漁家傲
·為勞動者“送清涼”
 娛 樂

·電影《流浪地球》獲得最佳故事片獎(圖)
·王景春、詠梅分獲最佳男女主角(圖)
·林超賢憑借《紅海行動》獲得最佳導演獎(圖)
·第32屆電影金雞獎揭曉 影片《地久天長》成最大贏家
·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者表彰儀式在廈門舉行(圖)
·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圖)
·80部中外電影將亮相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電影《開國大典》4K修復版在長春點映 
·《我和我的祖國》在歐洲引發觀影熱潮(圖)
·“史上最強國慶檔”電影,你pick哪部?

 社 會
·涉孫小果案公職人員和重要關系人職務犯罪案一審宣判
·Vlog創作的春天來啦(圖)
·不要亂扣“落后”的帽子!文化交流應更自信
·40年前,李政道在中國這樣“植樹”(圖)
·數學老師用“函數曲線”繪出美圖 學生舍不得擦黑板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公布100個短缺職業排行
·這個嫖娼案的后續,也太有創意了(圖)
·微信成網絡詐騙使用最頻繁的作案工具
·一些人借區塊鏈之名炒作行騙值得警惕
·孫小果出獄后涉黑犯罪一審獲刑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