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谷訊【通訊員謝曉瑞】近年來,甘谷縣積極響應國家、省、市關于“放管服”改革的號召,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為契機,不斷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推出多項助企利民服務舉措,顯著提升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辦理效率與服務質量。
開辟“綠色通道”,實現即來即辦不動產登記服務。甘谷縣自然資源局辦事大廳特設企業專窗,開辟“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快速便捷的即來即辦服務。今年6月下旬,面對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異地抵押登記時間緊迫的特殊情況,甘谷縣自然資源局迅速響應,立即啟動“綠色通道”,提前完成抵押物坐標測量及數據入庫工作,并于6月28日成功辦結該筆抵押登記業務,有效解決了企業的緊急需求。
推行“容缺辦”服務,解決“來回跑”難題。針對非關鍵性材料缺失的不動產登記事項,實行“容缺辦”服務模式。申請人在填寫《容缺受理承諾書》后,可先行受理業務,后續在規定時間內補齊所缺材料即可,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有效避免了因材料不全而多次往返的困擾。今年來,依托甘肅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平臺共受理轉移登記(1278筆)、注銷登記(643筆)、預告登記(1224筆)、抵押登記(1590筆)等各項不動產登記業務,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企業和群眾。
提供“保姆式”服務,彰顯人文關懷。在服務過程中,甘谷縣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每月組織工作人員針對行動不便的群眾進行上門服務,如魏先生母親因腿腳不便無法到現場辦理非公證繼承業務的情況,不動產登記窗口工作人員主動提供上門服務,現場指導填寫相關材料,確保了業務的順利辦理。今年以來上門服務共辦理業務159筆,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贊譽。
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不見面審批”。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完善網上服務平臺功能,實現不動產登記網上預約、申請、查詢等功能。通過甘肅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平臺共辦理查詢類業務960筆,抵押類業務1160筆等,同時,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平臺,與相關部門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減少企業和群眾提交材料的數量和次數,真正實現了“不見面審批”。
建立服務評價機制,持續改進服務質量。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甘谷縣自然資源局建立了完善的服務評價機制各業務窗口全部配備評價器,公布投訴電話、服務承諾等。評價人可以通過評價器、撥打投訴電話、12345熱線等各種方式,對窗口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辦事效率、事項辦理等情況進行評價,實現不動產登記事項“人人可評、事事參評”。今年以來所受理辦件全部評價,主動評價率達100%。好評率達90%以上。并定期對服務評價結果進行分析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專項整改措施,確保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
強化部門協作,拓展下沉服務網點。積極加強與稅務、銀行、住建等相關部門的協作,建立更加緊密的聯辦機制,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并先后與建行甘谷支行、工行甘谷支行、農行甘谷支行、中國銀行甘谷支行等8家銀行簽訂了抵押業務合作協議書,由銀行代理預告登記、抵押登記的受理業務,抵押人只需按照登記要求向銀行提供相應的申請材料即可,無須前往不動產登記大廳。抵押服務網點的設立,為群眾和企業就近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眾知曉度。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和不動產登記服務,提高公眾知曉度。同時,制作宣傳手冊、視頻等資料,詳細介紹不動產登記的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項,方便企業和群眾查閱。
下一步,甘谷縣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質量,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