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谷訊【通訊員王光美】9月2日,甘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集中示范活動在八里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啟動。縣、鄉、村三級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紛紛投身宣講活動,活躍在田間地頭、文化廣場、街頭巷尾、村民院落......
甘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持續創新宣講模式,充分運用“示范式宣講”“一線式宣講”“融合式宣講”的“三式宣講法”,調動中心及各鄉鎮實踐所、村(社區)實踐站陣地資源、人員力量,迅速掀起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熱潮。
![](/Files262/BeyondPic/2024-9/6/2409061025fbf12b9749aa108a.jpg)
“示范式宣講”
縣文明實踐辦堅持示范引領,著力培育宣講典型,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為全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打造樣板。深化宣講活動做示范。縣級中心陸續開展了“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暨醫防融合健康巡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集中示范活動”等活動,以“集中+分散”“線上+線下”“室內+室外”的形式深化全會精神宣講。拓展宣講載體做示范。充分發揮網上課堂、廣場課堂、手機課堂、空中課堂、田間課堂、板凳課堂等“六大課堂”功能作用。在此基礎上,持續拓展課堂形式,積極創新宣講載體,結合村民閑暇時喜歡在樹蔭底下吹風乘涼、閑話家常的特點,打造了“晚風課堂”,在村民晚飯后聚集的時間段,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等文明實踐活動。聚焦宣講內容做示范。緊盯實踐所、站理論宣講志愿者水平參差不齊、隊伍力量薄弱等問題,組織縣級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對鎮村志愿者進行示范宣講、集中培訓、互動交流。緊緊圍繞三中全會重大意義、總體要求、改革舉措等內容,分析群眾關切點,找準宣講切入點,幫助鎮村志愿者做好“翻譯官”,當好“宣講員”。
![](/Files262/BeyondPic/2024-9/6/240906102529cc0a5c5eb947d4.jpg)
“一線式宣講”
堅持將理論宣講與一線實際緊密結合,深入一線、掌握情況,破解難題、推動工作,既突出黨的創新理論凝聚力,又將理論學習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效。推進“力量下沉在一線”。縣文明實踐辦及時下發通知,部署宣講工作,組建了縣級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分赴各鄉鎮開展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及基層宣講培訓工作,將人員力量下沉到社區一線、鄉村一線、企業一線,推動全會精神宣講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突出“問題解決在一線”。通過下鄉調研、座談交流、走訪群眾等方式,了解實踐所、站理論宣講的現狀問題和群眾現實訴求,針對性制定宣講計劃,擬定活動“菜單”,深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破解一線難題,滿足一線需求。確保“實效凸顯在一線”。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長廊里面、大樹底下,理論宣講志愿者與群眾圍在一處,用群眾喜歡聽、易接受的大白話宣講全會精神,以“小切口”講“大道理”,用“家鄉話”講“新理論”,以生動鮮活的語言,引發群眾的情感共鳴。
![](/Files262/BeyondPic/2024-9/6/2409061025094ed24c3da8ab0f.jpg)
“融合式宣講”
甘谷縣聚焦一個“融”字,持續深挖文明實踐與中心工作結合點,推動理論宣講與鄉村建設、基層治理、惠民服務等深度融合。“宣講+鄉村建設”。結合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庭院創建等重點工作,組織志愿者下鄉進村、上門入戶開展理論宣講,圍繞城鄉融合發展、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養老問題等涉及村民利益的內容進行詳細解讀,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坐得住,深入領會全會精神實質。“宣講+基層治理”。圍繞從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等群眾關心的領域,通過“全會精神宣講+惠民政策宣傳”等實踐活動,深入淺出地剖析會議精神對社區治理、民生改善、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指導意義,解讀改革舉措,宣傳惠民政策,進行答疑解惑,引導群眾將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宣講+志愿服務”。各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采取“全會精神宣講+健康義診”“全會精神宣講+農技培訓”“全會精神宣講+婦女‘兩癌’防治知識宣傳”等方式,為村民“送講上門”“送醫上門”“送技上門”,持續豐富群眾精神“食糧”,以“微宣講”“微服務”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更有溫度、更有質效。
據悉,甘谷縣充分整合資源,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分眾化、對象化宣講活動80余場(次)。一場場“送上門”的理論宣講、一次次“暖人心”的互動交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真正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送到群眾身邊、送進群眾心間。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