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谷訊【通訊員陳旭東】甘谷縣稅務局在全市稅務系統2023年績效考評中被確定為“第1段”,被表彰為“績效優秀單位”;甘谷縣稅務局領導班子2023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2023年度縣(區)稅務局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中甘谷縣稅務局黨委書記考核結果為“好”等次。
2023年,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甘谷縣局對標上級決策部署要求,聚焦“五強齊上”,圍繞“五優并進”,在抓好黨務上強根基、帶好隊伍上促提升、干好稅務上抓成效,著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見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引領。一是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制定“113N”工作法;二是深化政治機關建設。緊盯“縣局主建”職責,制定“五個一”工作法,構建局黨委指揮、機關黨委作戰、黨支部急先鋒、黨員主力軍的“四級聯動”體系,打造“谷稅紅心賦能冀城”黨建品牌,持續完善“三縱四橫”理論學習機制,提升了干部政治能力;三是助力實施鄉村振興。完善修訂《國家稅務總局甘谷縣稅務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辦法》,持續加強選派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調整替換8名駐村隊員,4個村共派駐幫扶干部11名,其中4名同志分別擔任第一書記,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二、堅守中心任務,統籌抓好組織收入工作。一是統籌推動組織收入。堅持收入原則,嚴守紀律紅線,緊緊圍繞組織收入中心,按照“三個嚴實”要求,強化謀劃部署,加強分析預測,在做好“收入預算”,做實“收入計劃”,提高“收入質量”上精準發力,依法征收、應收盡收,著力確保收入平穩協調安全可持續增長。二是強化稅源精細管理。加強與部門數據共享,積極獲取相關涉稅數據,利用“網格化”作戰優勢,集中采集納稅人房土兩稅等信息,結合風險應對管理工作,常態化開展稅收數據分析,排查疑點數據、完善稅源信息;進一步夯實稅源基礎、征管數據,提高稅源精細化管理能力。三是做好稅費同征同管。堅持稅費并重,穩妥推進非稅收入劃轉征收工作,依法依規做好社會保險費和工會經費征繳管理。積極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爭取支持,主動加強與自然資源、財政、人社等部門配合協作,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提高信息交換效率,推進非稅收入征管規范化制度化。
三、聚焦服務大局,精準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將落實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加強溝通協調、嚴格工作紀律、規范工作流程,精準高效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一是主動謀劃推進。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積極和財政等部門溝通,建立工作機制,對標政策條件,精準鎖定納稅人,科學預測退稅規模,穩步推進退稅工作。二是科學統籌實施。精準鎖定納稅人,建好增值稅留抵退稅“三本賬”,對企業享受資格進行嚴把關、細審核,做好退稅前期準備工作,準確提高退稅效率。三是強化風險管控。加強對退稅工作的督促檢查、紀律監督力度,及時排除政策落實堵點、難點和風險隱患點,嚴把事前、事中、事后風險管理,全力護航組合式退稅政策落準落穩落好。
四是創新工作舉措,深化《意見》貫徹落實。圍繞貫徹落實《意見》和《實施方案》,對標省局夯“四基”、強“四精”工作要求,著力打造“四中心一基地”,全面提升稅務執法、稅務監管、稅費服務質效。一是打造稅費服務中心。聚焦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結合數字發票、征納互動平臺上線為契機,簡化辦稅流程,增強服務質效,讓納稅人辦稅線上一次最多辦、一次也不跑。及時梳理最新稅費政策,通過減稅降費明白卡的方式,開展“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的稅費宣傳,讓縣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二是打造稅費監管中心。轉變風險應對中心職能,探索“扎口管理、集中應對、問題反饋、考核評價”的閉環管理機制,開展數據源頭治理,發揮特定事項管理職能,發揮團隊化運作的優勢,開展風險分析識別,總結提煉形成專項報告,提出堵塞征管漏洞建議,切實提升風險應對質效。三是打造稅費分析中心。定期針對特定行業、特定稅種存在的工作難點,開展大數據分析,找準問題原因,提出優化建議,讓大數據為組織收入提供堅實保障,切實發揮“以稅資政”作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四是打造稅費管理中心。內勤網格化團隊專職負責組內黨建、績效和人員考核,申報征收網格化團隊專職負責申報期內的催報,申報期后的催繳、文書制作,調查巡查組專職負責調查巡查、稅源摸底、未辦稅戶和房土兩稅信息摸底采集等工作,狠抓基礎稅源征管信息。五是夯實實戰化培訓基地。以“雙培三建四提升”為載體,既充分發揮老干部經驗豐富、情況熟悉的優點,又將政治素質過硬、綜合能力強的年輕干部,在“四中心”平臺有序開展實戰培養鍛煉,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儲備不同年齡梯隊的稅務人才。
五是夯實干部隊伍,打造“五有”稅務鐵軍。以稅收現代化建設為出發點,以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目標,聚焦崗位特點和人才需求現狀,打造一支有信念、有擔當、有作為、有敬畏、有情懷的“五有”稅務鐵軍,著力解決稅務人才需求突出、年齡結構失衡、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認真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加強政治素質考察和政治把關,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嚴格按照市局安排部署,積極穩妥開展干部交流選任和職級晉升工作,進一步優化干部梯隊結構。二是持續推動干部素質提升。依托“朱圉”學堂、晚自習學堂等開展日;瘶I務培訓工作,結合“雙培雙帶”,師帶徒、老中青傳幫帶機制,搭建人才培養梯隊和學習平臺,加強崗位鍛煉,通過以干促學、學用結合,持續促進業務能力水平提升。2023年共舉辦朱圉學堂15期,業務專題培訓357人次。三是持續改進干部隊伍作風。堅持監督在前、紀法在前,持續做好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強化督查內審職能作用,常態化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做到防微杜漸、警示于未然;并通過開展家屬議廉、聘請特約監督員等舉措,將干部管理延伸到家庭教育和社會監督,實現作風家風行風相互幫促。
六是深耕“楓橋經驗”打造“為民”基層新“楓”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突出人民至上、因地制宜,本著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宗旨,全力打造具有縣域特色的“谷稅興楓”辦稅服務廳。一是建立健全調解機制。緊密把群眾訴求與改革發展面臨的問題相結合,建立“谷稅興楓”四元工作機制,健全“三全”管理工作閉環,探索成立“楓和”調解室,充分運用“楓橋式工作法”,把辦稅服務廳導稅臺作為體現稅務服務溫度的第一線。建設調解資源共享平臺,加強服務訴求回應和輿情分析研判,著力解決稅收放管服一線矛盾爭議。在解決鐵路小區下崗職工“辦證難”歷史遺留問題、協調縣域民營企業退稅資金、果品收購高峰期果農發票集中開具等矛盾爭議化解工作中,充分發揮“楓和”調解團隊作用,高效解決納稅人訴求,贏得群眾廣泛好評。二是提升優化服務水平。依托稅費服務核心處理器,發揮資源集成集約優勢,建立“前廳+后臺”一站式服務平臺。按照高頻事項、復雜事項、簡單事項,分類分級制定規范化指引,業務辦理流轉更標準更高效,實現優質服務疏中端。強化問題導向,緊盯急難愁盼,實現簡單事項1分鐘辦、容易事項1小時辦、復雜事項1日辦、特定事項快速辦,納稅人來廳辦件時長壓縮85%以上,一次辦結率達到98%,線上辦理率達到75%,從根源上防范問題風險。三是服務監管協同發力。在深化“四中心一基地”創新成果轉化中發展“楓橋經驗”,統籌稅費服務、稅費監管協同作戰能力,增強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業務關聯,打通業務壁壘、消除管服分歧。將“楓橋經驗”延伸運用在“帶好隊”領域,從源頭化解干部職級晉升訴求,確保隊伍既穩定有序又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