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谷訊【記者黃鑫】國花牡丹色澤艷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行走在位于甘谷縣天門山牡丹園,陣陣花香如影隨形。形態各異、五彩紛呈的牡丹花,有的婀娜曼妙,有的端莊秀雅,有的儀態大方。一朵朵,花瓣重疊,一片片,色彩斑斕,鋪展開去,處處都是美不勝收的醉人畫卷。
而最有名的莫過于寺廟內的兩株千年紫斑牡丹,從宋朝至今歷經千年而不衰。此間花開時節,花瓣白色晶瑩,蕊似金屑飛舞,花底帶血色紅暈,香氣逼人,蜂蝶花間嬉戲,上下飛舞,八方游客熙熙攘攘,爭相合影留念。
據歷史資料介紹,甘谷天門山巔的東岳廟,始山上建于秦漢,重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間(公元1023—公元1031年),廟院內的兩株牡丹,植于北宋仁宗年間,距今約1000年,是珍貴文物樹木。歷代詩人吟詠者眾多,留下了不少千古絕唱和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清乾隆《伏羌縣志》藝文卷中有淮海續縉《伏羌雜記》詩中以“色欲天仙艷,紅歸芍藥妝”詠唱當時盛開的牡丹。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