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甘谷縣磐安鎮全力以赴抓落實、一心一意謀發展,全鎮亮點工作“有特色”、推進落實“有成效”,持續為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出彩“磐安”新篇章。
強堡壘,三項舉措促成效。磐安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打好主動仗,凝心聚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建立班子成員分片包村責任制,落實領導領辦、包村干部幫辦、村“兩委”主辦等多種方式推進機制,形成鎮村兩級干部“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手上有任務”的工作合力,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總結推廣劉家墩、燕家莊、東堡、北坡寺等村成功經驗,深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實體經濟,示范帶動全鎮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全鎮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352.3697萬元,村均26萬元。二是實施精準監測幫扶措施。通過“群眾自主申報、鎮村干部走訪排查”自下而上以及“行業部門數據聯動篩查”自上而下監測,對存在返貧風險隱患農戶,第一時間納入系統監測,實施精準幫扶、動態跟蹤管理、制定科學合理幫扶等措施,為幫扶工作提供精確方向依據。完成338戶監測對象“一戶一策”更新運轉,對收入及“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短板弱項全面彌補完善,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提升幫扶成效。三是扎實開展“結對關愛”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市縣“結對關愛”各項工作要求,廣泛組織發動黨員干部開展走訪關愛行動,當起困難群眾的“貼心家人”,解民憂、解民愁、紓民困,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鼓勵他們保持良好心態,克服困難,樂觀面對生活,使特殊困難群眾精神有人關愛、心靈有人撫慰、困難有人幫助、權益有人維護。先后開展結對關愛行動180余人次,為群眾幫辦實事200余件。
抓落實,聚焦產業促發展。堅持大抓產業鮮明導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一是推進產業園提升改造。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方式,通過土地流轉示范帶動園區發展,在園區建設海容模塊墻體鋼架結構冬暖棚30座,引進高附加值特色蔬菜新品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收入及群眾增收;實施永濟渠和新馬渠渠首改造項目,實現川道區2.2萬畝蔬菜產區高效灌溉,新建鋼架大棚700座,硬化產業路及配套灌溉渠3公里,維修護坡2900立方米、修建U型渠1600米,為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夯實硬件基礎。二是打造特色產業發展。結合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建設和撂荒地整治,持續打造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在毛家坪區域打造新品種線辣椒種植基地1000畝;南后山區種植架豆王3000畝;五甲坪村種植玉米500畝。劉家墩村采取“一茬南瓜一茬春蘿卜”種植模式,實施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鋼架大棚80座,打造新品種南瓜種植基地,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完成第一批300萬元國家級產業強鎮項目建設,順利通過省級評審,第二批700萬元產業強鎮項目已通過論證。三是延伸產業發展鏈條。通過培育孵化產業化龍頭企業,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方式,著力提升產業帶動能力。東堡、南坡寺、北坡寺等村先后新建冷藏保鮮庫6個,庫容3500噸;實施天水力騰冷鏈物流二期工程,建設庫容1000噸果蔬保鮮庫5間,新建果蔬包裝加工、泡沫箱生產車間、制冰車間各1間;實施唐振山蔬菜深加工廠擴建項目,新建廠房4000平方米、倉庫2000平方米,引進全自動脫水機、漂燙機、冷卻機、蒸汽鍋爐等設備;新招引上海航星洗滌服務有限公司,計劃投資4000萬元,利用華能電廠產生的蒸汽建成隴東南最大酒店布草洗滌廠。
夯基礎,鄉村建設促提升。堅持辦實事、謀發展、促提升,以鎮區為中心、以路網為架構,不斷改造提升全鎮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鎮域經濟發展。一是完善交通網絡布局。緊扣“打造綠色發展高地”理念,規范市場管理,開展鎮區秩序綜合整治,新建便民停車場4處,實施四十鋪至東橋頭段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拆除各類“兩違”建筑79處2800平方米,路面南北各拓寬5米,配套實施排水管網、人行道、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實施磐謝路拓寬改造工程,路面平均拓寬3米,配套建設排水渠,合理選配花木樹種,并栽植行道樹1300余棵,有效提升公路美化、綠化效果和服務功能,營造美麗公路“風景線”。二是打造西向旅游線路。緊緊圍繞“設施美”“綠化美”“路域美”“交旅融合”(三美一融合)思路,強化規劃引領,不斷創新思路,依托當地優勢資源,加強軟硬件改造提升,打造旅游精品路線。實施磐溫路9.7公里鄉村旅游示范片帶建設,拆除各類違章建筑23處,維修護坡2700平方米,改造墻體3850平方米,不斷提升公路“顏值”,推動旅游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發揮鄉村旅游綜合帶動作用,助推鄉村振興。三是提升全域鄉村風貌。緊扣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奮斗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鎮村聯動”機制,采取點線結合方式,形成推進工作強大合力,在李家坪、裴家坪實施風貌革命項目,下大力氣“治違”“治臟”“治亂”“治差”,全力推進農村風貌綜合整治工作;張家窯、三十鋪、東坪等村硬化巷道3.56萬平方米,改造衛生廁所1500戶,不斷提升鄉村顏值,打造靚麗家園,為群眾創建宜居宜業美麗家園。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