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谷縣立足工業主導型、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著力在工作效能提升、重點任務落實、發展指標進位上下功夫,統籌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工作,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
甘谷縣聚焦企業需求、聚焦產業鏈延伸,下好“招大引強”四步棋,抓謀劃、促落實、強服務、解難題,積極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奮力打好招大引強“進位戰”“爭先戰”。召開招商顧問座談會,舉辦大像山文化旅游節招商引資推介大會,先后赴廣州、深圳、西安及上海、江蘇、寧夏等地推介招引項目,組團參加第二十九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貴州(遵義)辣椒走進西北專場推介會、天水市特色優勢產業招商推介會、隴上菜都·十有武山2023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等,與廣州白云山、香港銅鑼灣集團、正威國際集團、西安中科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甘肅第二建設集團等企業對接合作事宜。編制《甘谷縣2023年投資指南》,聘請10名招商顧問,建立招商引資投資推介項目清單,謀劃儲備現代工業、特色農業、商貿流通等六個方面推介項目78項387.13億元。縣級干部帶領招商團隊先后“走出去”7次、“請進來”14次,洽談客商20批106人次,簽訂合作協議14項,推動實施新續建項目23項,到位省外資金13.47億元。大像山文化旅游節招商引資推介大會簽訂協議32項112.78億元。
項目引進來能否落地見效,營商環境是關鍵。為確保招引項目“有人招、有人管、能落地、有服務”,甘谷縣分產業分領域梳理制定優惠支持政策,服務窗口單位緊盯優化營商環境和為民利企服務,優化、整改關于惠企政策落實、減稅降費等方面問題13條。充分運用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大力推行“甘快辦”“一網通辦”“全程網辦”,開通在線辦理事項1249項,全程網辦率98.95%;梳理“一件事一次辦”政務服務事項87項。此外,按照流程最優、手續最少、時限最短、服務最好的原則,探索推行企業與職能部門、企業項目用地與群眾“兩個零接觸”的保姆式精細化服務,持續加強用地、用水、用電、用氣等要素保障,為企業入駐、開工、建設、投產創造良好條件。加大對恒遠鞋業、宏發冰糖、天宏鞋業等骨干企業的信貸支持,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牽頭協調鐵塔公司、供電公司等單位現場辦公,及時解決杰瑞新能源公司網絡信號弱等難題;縣域內建材企業全力支持配合杰瑞等大型項目原材料就地使用,在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實現互利共贏。以滿足企業需求、著力解決企業問題為出發點,通過聯系縣內學校、中車集團、省軍民融合處、陜西3515軍工廠等單位,縣內各類服裝鞋類企業訂單顯著增加;通過多部門聯動,為200多人解決就業的同時,幫助解決了鄉村就業工廠用工問題。
項目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載體。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甘谷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支撐,千方百計謀項目、盡心盡責扶項目、一抓到底盯項目,加快推動全縣重點項目提速提效。截至目前,全縣共確定年度重大項目196項,總投資306.8億元。其中續建46項、新建150項。已開復工142項,開復工率72.4%,完成投資48.25億元。搶抓政策機遇,積極主動謀劃,爭取資金支持,到位中央預算內資金11項9452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2.87億元。
今日的項目,就是明日的出路;今日的項目結構,就是明日的產業結構。甘谷縣堅持清單化管理、責任制落實、節點化推進,壓緊靠實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完善重大項目專班推進機制,周報告、月調度、季觀摩、年考核,強勢加快項目建設,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縣博物館新館建成開館,全民健身中心主體完工。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2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成投用。金西公路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東三十鋪一古坡、縣城一白家灣升級改造項目全線開工。姚莊片區城市更新(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建設、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機動車維修園提速推進。安全人飲工程、村組道路硬化、老舊小區改造、抗震農房改造、生態公墓等項目加速推進。引洮二期配套供水工程建成通水,永濟中型灌渠改造工程投入運行,渭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啟動實施,六峰污水處理廠形象進度達到80%。城區巷道提升改造、糧油應急配送中心等項目進展良好。華能古坡三期50MW、吉電50MW風電等新能源項目全力推進,杰瑞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試產運行,華能甘谷電廠1號機組滿負荷生產,助力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千道理、萬道理,項目落地開工才是硬道理;千發展、萬發展,項目投產見效才是真發展。甘谷縣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速度,進一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全力以赴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聚焦產業轉型、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素保障,蓄勢而發、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平和成色。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