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8/18/D8F49EBE00D9226F4A4B294971E_979E9406_76DB0.jpg)
雒家村位于甘谷縣渭河以北、隴海鐵路沿線,是新興鎮鎮區西邊川道區中心村。全村現有六個村民小組,738戶3583人,耕地2032.7畝,人均0.57畝。主要產業以種植大蔥、蒜苗、地膜馬鈴薯為主,種植面積1100畝。2022年底全村總收入3540萬元,人均收入9900元。
近年來,甘谷縣新興鎮立足新發展階段,以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為抓手,扎實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雒家村以此為契機,扎實開展撂荒地整治提升工作,結合村情實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讓荒地“長”出新希望,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產、集體經濟增效。
![](/Files262/BeyondPic/2023-8/18/33200BF8C23751B88C99CFEB781_8B10688A_10DB39.jpg)
支部引領 開拓集體經濟發展新思路
常年以來,雒家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發展落后,主要以種植蔬菜為主,經濟效益低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單一。村黨支部堅持建強班子,從選優配強村干部隊伍入手,注重從優秀年輕村后備干部中培養發展黨員,不斷優化黨員結構,強化集體經濟發展組織保障。同時,結合種植傳統,多次召開村民會議,認真分析雒家村產業發展現狀,確定了“做大、做強蔬菜產業”的發展新思路,多次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到產業發展較好的村實地參觀學習,借鑒產業發展成功經驗,解放思想,走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Files262/BeyondPic/2023-8/18/77D42399E00B4D6672F7F8B6D18_A495AD3D_9FC9F.jpg)
盤活資源 激發集體經濟增收新動能
在全鎮深入推進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累的背景下,雒家村村“兩委”班子充分調研和民意收集,從自身實際出發,研究本村產業發展優勢和市場發展前景,確立了“農業優先發展型”定位,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將農業農村局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入股到甘谷縣雒家莊供銷互助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資金,擴大合作社生產規模,新建鋼架大棚6座,種植水果西紅柿、草莓等經濟作物,種植花卉15畝,構建產銷一體化農產品基地。合作社每年按10%的比例分紅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
![](/Files262/BeyondPic/2023-8/18/80969C2FB7A25FBF1724E83C39D_F7240411_6EA47.jpg)
搶抓機遇 推動集體經濟積累新突破
今年來,雒家村搶抓農業種植發展機遇,為產銷一體化農產品基地購置潛水泵1臺,旋耕機1臺,提壟機1臺,鋪設灌溉水管300米,護欄1000米,保障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集約撂荒地600畝,通過合作社控股,種植帶狀玉米,由政府幫助提供種子、農藥、化肥。其中300畝由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統一經營,為22名農戶提供就業崗位,每人年收入可達2萬元,人均收入每天80元。300畝由農戶自己經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40余萬元。截至7月底,雒家村集體經濟增收達到20.02萬元。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