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天水步隆服飾有限公司就業工廠生產車間,只見機器運作井然有序,工人們分工明確,裁剪、縫紉、熨燙、檢驗、包裝……等生產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熨燙流水線上,來自新興鎮的村民王明忠正在忙活著趕制出口的工裝訂單。“像我是男熟手計件,努力做的話,每個月都能拿到5000左右的工資,家門口有這樣的工作,收入穩定,也不比在廣州掙得少,又可以照顧老人小孩。”在外打工八年多的王明忠對這個家門口的服裝廠深有感觸。
如今服裝廠吸納了周邊村莊近400余名附近群眾就業,不少員工在來服裝廠之前,要么沒有工作,要么外出打零工。自從服裝廠成立后,大家聽說在家門口就能上班,都紛紛前來報名。“為了讓新人快速上手,我們廠對新加入的員工進行帶薪培訓。除了縫紉、熨燙等工序需要學習技術外,剪線、包裝等工序更容易上手,歲數稍大些也能干。”該公司負責人張新勝說。
記者在問及員工的感受時,大家都認為,在這里最大的好處就是離家近,騎電動車10分鐘就能到廠,能掙到錢還能顧到家,廠里定的彈性工作時間很符合我們的情況,不耽誤接送孩子上下學和做飯,在這里上班挺好的。
就業是民生之本。為推動鄉村振興,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的目標,近年來,甘谷縣認真謀劃,持續發揮就業工廠(幫扶車間)價值,努力把就業工廠(幫扶車間)打造成促進穩崗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助推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穩增收。
目前,全縣共建成鄉村就業工廠(就業幫扶車間)109家,其中鄉村就業工廠26家,就業幫扶車間83家,涉及服裝鞋類、毛織、電子裝配、農業品加工、手工藝品制作、木雕、種植、食品加工、果框加工等15個產品類型,共累計帶動就業 5000 余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1800余人,務工群眾月平均工資2500元以上,年均收入2.5萬元以上。
“我們通過扎實激活農村產業、引企入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把就業機會直接帶到群眾家門口,為周邊群眾創造了就近就地打工掙錢的機會,做到了看家、務農、打工三不誤,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穩定增收,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甘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表示說。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