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甘谷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聚焦“關鍵少數”、關鍵環節、效率效能、紀律作風,采取“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等方式,堅持問題導向,開展集中督查,強化監督執紀,保駕護航鄉村振興有力推進。
堅持監督責任“重落實”。切實加大監督工作力度,強化責任落實,推動各部門單位壓實責任,為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紀律保障。一是把鄉村振興領域專項整治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領導分片包抓制度,主要領導親自抓,確定班子成員專人抓,壓緊靠實工作責任,利用以案為鏡、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清醒認識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的重要性,深刻汲取教訓,自覺堅守底線、筑牢防線、遠離高壓線。二是以鄉村振興示范片帶、示范點為重點,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點”,每月從問題臺賬中篩選一批重點問題、典型問題,單獨建賬管理,實施精準有效監督,深入推進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三是對鄉村振興領域信訪舉報、鄉村振興監督信息平臺和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反映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分析,篩選確定問題最突出、群眾反應最集中的重點民生領域,靶向施治、限期整改,確保查深查透。專項治理普遍存在的“地方病”“行業病”,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又利劍高懸、嚴守底線,一體推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實讓基層“微腐敗”無處藏身。
堅持脫貧成果“大鞏固”。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切實把農民增收,農村富裕各項工作扛在肩上,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持續加大“甘肅一鍵報貧”系統推廣使用,做到“一鍵報貧”系統和幫扶政策家喻戶曉。目前全縣通過“一鍵報貧”系統申報236件,已受理236件,辦理進度100%。二是堅持把防返貧動態監測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有力抓手,緊盯重點人群收入變化、“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鞏固情況和2854戶監測對象,堅持常態化開展走訪排查、系統監測,建立預警臺賬,實時跟蹤監測,做到底數清、問題清、責任清。三是印發《關于調整完善監測對象“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對未消除風險的754戶監測對象,根據返貧致貧風險點、農戶意愿和發展需求,緊盯“三保障”、飲水安全、產業就業等薄弱環節分類施策,精準制定或調整“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切實加大產業、就業、兜底等幫扶力度,有效防范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目前,發放貸款631戶3151萬元;全面推進“雨露計劃”補助資金發放,春季已發4166人624.9萬元。
堅持鄉村建設“再升級”。聚焦年度目標任務,統籌抓產業發展、鄉村建設、農民增收等重點工作,為鄉村振興增勢蓄能。一是依托旱作農業示范、特色產業項目、馬鈴薯標準化基地建設等,落實銜接資金1693.5萬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03萬畝,完成春播作物57.3萬畝;突出“甘味”土特產質效提升,發展“特”“優”農業,持續落實各類產業扶持政策,建成辣椒示范點48個1.32萬畝、中藥材示范點26個0.99萬畝、高山架豆示范點6個1050畝、麒麟西瓜和貝貝南瓜示范點2個。二是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持續打造“渭河沿線、散渡河沿線、清溪河沿線、涇甘路沿線、南后山區”5條鄉村建設示范片帶,年內計劃創建省級示范村5個、市級示范村10個、縣級示范村18個,形成美麗鄉村主干骨架。三是全面落實省市關于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各項決策部署,加強與天津市東麗區、中車集團對接溝通并開展互訪交流,繼續實行清單化對接落實機制,組織向結對地區天津市輸轉勞動力31人、向東部其他地區輸轉勞動力235人,省內就近就地輸轉勞動力110人;落實定點幫扶資金400萬元,并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方式,持續加大定向采購力度,完成工服采購1萬套、價值180萬元,幫助銷售甘谷農特產品95萬元。
堅持線索處置“零容忍”。印發《全縣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全縣強化政治監督大力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若干措施》,明確整治監督重點任務和內容,確保勁頭不松、力度不減。一是緊盯整治重點和任務,圍繞對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實行精細化管理、對幫扶資源實行精確化配置、對監測對象實行精準化扶持,運用“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等制度機制,統籌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織密監督網絡,督改存在問題,有力推動責任任務落實,從嚴糾治政策執行、責任落實中的作風問題。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8件,處理40人,其中處分19人。二是按照“一縣一主題”重點政治監督工作安排,緊盯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制定《全縣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專項監督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范圍重點、環節步驟和監督保障等措施,開展專項監督,督改存在問題,健全制度機制,督促縣鄉村振興局、縣財政局修訂完善東西部幫扶協作資金使用管理實施辦法,嚴肅查處資金管理使用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盯住銜接補助資金、行業資金、涉農整合資金等,從預算編制、分配撥付、管理使用等環節入手,開展“嵌入式”監督。查處鄉村振興領域問題25件,處理30人,其中處分24人。三是針對扶貧互助資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全縣扶貧互助資金借款清收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時間安排、治理范圍、治理重點、治理方式等環節任務,著力發現和查處在扶貧互助資金發放、使用、清收等過程中的違規問題和虛報、冒領、挪用、侵占、貪污等違紀違法行為。全面開展扶貧互助資金管理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通過談話了解、查閱資料、入戶走訪,多渠道發動自查自糾,梳理問題線索,發現問題35個,已督促整改落實10個;已立案2件、處分2人。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