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4/11/20230411092508360.png)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基層組織自治功能,有效推進基層治理水平現代化,大力促進鄉村振興,武家河鎮黑嚇溝村積極推進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提升、美治提升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武家河鎮黑嚇溝村位于鎮區東南方向,全村共有224戶1150人,有六個村民小組,農戶主要以種植花椒產業發展經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發展。
基層治理,圍繞“村級綜治中心”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建立群眾接待室、心理咨詢室、矛盾糾紛調解室、綜治信息平臺,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法制宣傳、特殊人群走訪,掃黑除惡宣傳,禁種鏟毒等工作,有效增強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按計劃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擴建工程,持續調整優化村“兩委”班子,推行“黨建+”基層治理工作模式,實行網格化管理,以陣地、班子、隊伍三個建設強化政治引領,設置黑嚇溝村網格,由村委副書記成擔任網格長,在六個村民小組實網格輔助人員,由各組組長擔任,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工作合力。
二是加強法治保障。協調司法所聘請一名專業法律顧問,定期開展法律服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法律大講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法治思想,組織群眾學習《信訪工作條例》、《反有組織犯罪法》、電信詐騙知識。為依法治村提供法治保障。
三是完善自治制度。增強村民參與村內事務的積極,基層協商民主作為提升鄉村治理的有效途徑,緊扣民生熱點難點和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開展村民議事制度。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治安聯防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婦女兒童委員會等自治組織,完善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協商議事會等制度,激發廣大人民群眾“主人翁”精神,發揮村級自治功效。
四是重視德治教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培養良好家教家風,大力培育文明新風、傳遞文明風尚、踐行村規民約,開展“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清潔巷道評選活動,以德治教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五是保障智治支撐。利用雪亮工程,全村在各個自然村安裝高清攝像頭6處,村主干道、重點場所實現了全覆蓋。運用科技智能和信息化設備,利用智能手機的普及,加強信息收集、整合、匯總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加強疫情期間的社會面管控,強化了科技智能對基層治理的保障和支撐。
六是實施美治提升。依托美麗鄉村建設,硬化文化廣場1000平,安裝河堤護欄200米,建設文化墻200平米,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明約、典型詐騙知識等,道路兩旁栽植行道樹油松100棵、櫻花50棵,提升鄉村環境面貌。
通過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創新,實現了治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務”的轉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逐步完善,村民議事大家參與,社會治安形勢穩定向好,農業農村基礎全面夯實,人居環境有效改善,產業發展不斷壯大、鄉村治理更加有效,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