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今年春耕春管工作,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甘谷縣委農辦以“三抓三促”行動為重要抓手,對全縣15個糧食監測點春耕春管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督導。監測點共涉及全縣10個鄉鎮15個點位4000多畝土地,其中,2022年已完成秋冬播耕種面積3747.16畝,未耕種面積229.74畝。
一是高度重視,全面靠實工作責任。突出早動員、早行動、早部署,分解落實撂荒地整治任務,層層壓實黨委政府糧食生產責任,強力推進監測點區域應種盡種。督導發現,大石鎮持續強化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協調、解決監測點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王家川村監測點撂荒地已全部開墾整改到位,監測點糧食種植情況較好。
二是因地制宜,優先保障糧食種植。為進一步調動群眾生產積極性,部分鄉鎮結合地塊區位優勢,“宜糧則糧、宜特則特”,優先保障糧食作物種植。其中,南城村監測點地塊較為分散,地域相對偏遠,安遠鎮及早對荒地進行翻耕,科學規劃玉米種植面積,積極掀起春耕生產熱潮。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農技服務水平。部分鄉鎮以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抓手,充分利用銜接資金項目,強化示范引領,深入宣傳種植技術,積極規劃種植品種,實現了精準化、機械化。八里灣鎮上岔村、金峴村監測點,利用當前土壤墑情較好的有利時節,依托糧飼兼用玉米示范種植項目,全力開展頂凌覆膜工作,積極謀劃玉米種植。
督查發現,個別鄉鎮對糧食監測點重視程度不夠,農戶耕種積極性不強,撂荒情況不同程度存在。各鄉鎮要牢牢把握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貫徹落實好國家、省、市、縣發展糧食生產部署要求,堅決扛牢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利用當前春耕春播有利時機,強化監測區域長期監管力度,抓實抓細監測點撂荒地整治和糧食種植,確保三月底全面完成撂荒地整治,四月底全部完成耕種。
(新聞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