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磐安鎮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加強對農村在職黨員、帶富黨員、普通黨員、流動黨員、年老黨員等五類黨員的精細化管理,切實推動全鎮農村黨員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
“頭羊式”管理在職黨員。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組織村“兩委”黨員干部互觀互學、互促互進。依托“學習強國”和甘肅黨建APP等平臺組織黨員干部進行業務培訓,切實提升破解發展難題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采取村“兩委”公開承諾事項、半年重點工作考核和年終考核排名相結合的方式,將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相掛鉤,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建設、服務群眾中擔當作為、建功立業。
“引領式”管理帶富黨員。一是在政治上加強引領。去年以來,先后把253名綜合素質好、群眾認可度高、發揮作用明顯的帶富黨員納入村級后備干部庫進行跟蹤培養,推薦310名黨員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人選。二是在政策上加強引導。通過政策支持、教育培訓、支部引領等措施,鼓勵農村帶富黨員創辦、領辦、合辦專業合作社,引領發展蔬菜、蘋果等增收富民產業,示范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真正實現了“培樹一人、帶富一方”的目標。鎮域內合作社共吸納115余名困難黨員在果蔬產業鏈上增收致富,為困難黨員在產業發展上明思路、增收致富上出點子。
“設崗式”管理普通黨員。按照“因需設崗、因事定崗、因人立崗、以崗定責”原則,為普通黨員設崗定責。一是加強黨性教育。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等制度,就近就便組織開展學習觀摩、紅色教育、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提升黨性修養。二是積極開展設崗定責。結合村情實際,設置政策法規宣傳崗、村情民意調查崗、文明新風示范崗等黨員先鋒崗5個,號召廣大黨員主動領崗、公開上崗,并將崗位履職情況作為黨員評星、民主評議的重要依據,激勵廣大黨員在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群眾等方面擔當作為。截止目前,累計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54支,組織動員365余名普通黨員主動認定工作崗位開展志愿服務。三是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圍繞發展特色產業、農村實用技術等,靈活運用講授式、觀摩式、黨員“冬訓”等方式,舉辦各類培訓班3場次,提升了普通黨員的綜合素質和致富能力。
“跟蹤式”管理流動黨員。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制定流入流出黨員管理規則,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流動黨員聯絡站,設立流動黨員聯絡員53名,落實專人負責每月至少聯系1次,詳細了解流出流入黨員思想動態和工作生活情況,為61名流動黨員發放《流動黨員連心卡》,引導黨員主動向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同時,積極為長期在外流動黨員搭建網絡學習和交流平臺,通過微信交流群定期推送黨的創新理論和各項惠農政策, 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
“服務式”管理年老黨員。一是創新落實組織生活,通過結對送學、“炕頭課堂”等方式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教育引導年老黨員牢記黨員身份,確保黨的意識不弱化、黨員標準不降低、黨內生活不脫離。二是引導發揮余熱,結合老黨員特長優勢和身體狀況,激勵老黨員繼續發揮余熱。創辦了甘谷老年大學磐安分校,組織老黨員開展“講故事、誦經典、感黨恩”、“牢記使命亮身份”、“黨員政治生日”等活動,進一步發揮好聯系群眾廣、號召力強、威信高的優勢,切實營造出共謀磐安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加強“暖心”服務,針對常年體弱多病、不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的年老體弱黨員,突出“暖心”服務,在落實日常管理措施的同時,給予更多的關懷關愛。在政治上尊重、在思想上關心、在生活上照顧、在精神上關懷。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