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大會對2022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突出的縣區進行了表彰。甘谷縣獲評“2022年度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區”。
去年以來,甘谷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提升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始終把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任務,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基地等陣地功能,依托六大課堂等方式,廣泛開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活動4400余場(次),圍繞黨的二十大、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和省市縣“兩會”“黨代會”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為抓手,積極開展集中輔導學、研討交流、個人自主學,深入開展各類學習宣傳、理論宣講活動1200余場(次),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做“兩個確立”的堅決擁護者和“兩個維護”的堅定踐行者。
一是始終堅持把創建省級文明縣貫穿于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全過程。不斷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管護,按照“五好一高”標準,嚴格落實“包街包巷包小區”責任制,深入開展空中線纜、老舊小區、市場秩序、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專項整治,源頭治理“牛皮癬”現象,城區“全天保潔”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日益優化,城市魅力有力彰顯,實現了城市外在“顏值”內在“氣質”雙提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順利完成網上申報資料上傳和實地測評驗收,在市文明辦組織的甘肅省文明指數測評中取得第1名的好成績。
二是持續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化全民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依托基地廣泛開展“安全教育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80余場(次)。推薦縣公安局、縣消防救援大隊、八里灣鎮等11個集體和1名個人參評第十六批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已順利通過初驗;獲評省級“道德模范”1人、市級“道德模范”1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3人,“天水好人”11人,表彰命名縣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60個,先進工作者89名,文明村鎮占比57.38%。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德潤隴原”系列活動的通知》,邀請道德模范、“天水好人”等先進模范深入農村,累計開展“德潤隴原”系列活動130余場次,推動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三是立足實踐守正創新,多維整合盤活資源,文明實踐綜合效益逐步顯現。在縣級中心總隊、鄉鎮實踐所分隊、村社區實踐站小分隊均下設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的基礎上,結合村鎮實際,打造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在城中村各實踐站創設“法律援助”“愛心護學”等特色志愿服務隊;止目前,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3460多支,共發布志愿服務項目5824個,注冊隊伍總數1082支,實名注冊人數73562人,服務總時長為3936850小時,形成了“以總隊為統領、縣鄉村服務隊為支撐,部門單位和社會組織專業服務隊廣泛參與”的志愿服務體系。聚焦元旦、春節等重要節點,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40余場,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系列主題實踐活動760余場(次),“巾幗心向黨·奮斗新征程”主題系列慶祝紀念活動20余場(次),“植綠護綠”文明實踐活動380余場(次),“書香隴原·宣傳周”全民閱讀活動210余場(次)。打造了一批“朝陽講堂”理論宣講、“領頭羊”科技助農、五點半課堂等112個特色顯明、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其中6個特色項目入選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志愿服務典型案例;特別是“講、演、誦、唱、談”理論宣講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和新華網等中央級媒體平臺重點欄目廣泛報道,填補了甘谷在《新聞聯播》欄目中“展形象”的空白。年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市觀摩交流考核評估中,我縣榮獲第1名的好成績。
下一步,甘谷縣將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谷凝聚精神力量。
(新聞來源:甘谷縣委宣傳部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