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甘谷縣安遠鎮深入推進糧食生產、撂荒地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建設、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各項工作,開啟了新時代安遠鄉村振興新篇章。
今年以來,安遠鎮嚴格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方針,定措施、搶農時、強保障、優舉措,主動對接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荒地代種、機械化種植,及時向農戶宣傳有關科學種麥技術措施及國家小麥種植補貼政策,免費為農戶發放地膜、化肥,示范引領、帶動廣大群眾積極復耕復種。今年,連片種植冬小麥1000畝、油菜600畝,筑牢全鎮糧食安全根基。
安遠鎮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甘通公路、甘禮公路沿線、村委會陣地附近、學校周邊、鎮村主干道整治為重點,清理各類生產生活垃圾150余噸,清理“三堆”200余處,整改臨時垃圾堆放點15個,根據實際需求,科學合理設置垃圾箱120個,購置人力手推車80個、垃圾運輸車26輛,動用挖掘機、鏟車30余臺,組織296名環衛工人,發動3000余人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安遠鎮圍繞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鎮目標,按照“一年示范,兩年提升,三年精品”的思路,突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規劃引領,由點及線、由線擴面、縱深推進、整體提升,緊緊圍繞交通要道和產業沿線,共打造王馬、鞏川、西城、董川、南城、厚家坪6個鄉村建設示范村,以點帶面,打造鄉村建設示范片帶。同時,堅持把拆違治亂作為提升村莊面貌的關鍵一環,組織專班力量,重點對三堆、殘垣斷壁、破敗溝渠進行清理拆除。
安遠鎮認真貫徹省市縣關于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部署要求,根據散度河沿線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發展設施農業基礎條件好,群眾愿望強烈的實際,立足把散渡河沿線打造成為設施農業示范帶的布局定位,按照,“龍頭引領、產業聚集、聯農帶農、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引進種植大戶、龍頭企業建成了一批“錯峰頭”“好中優”“特別特”“獨一份”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行“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建成集培訓、育苗、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隴上椒育苗基地,年產值3000萬元;發展反季節櫻桃溫室大棚120畝,年產值600萬元;發展設施反季節蜜桃溫控大棚80畝,年產值450萬元;發展“陽光玫瑰”葡萄聯體鋼構大棚60畝。
安遠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創新“五鏈”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該鎮立足于鎮情,緊盯村集體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積極構建聯農帶農機制,動員群眾通過資金、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產業發展,真正實現了把資金整合在產業鏈上,把群眾引導在產業鏈上,把能人聚集在產業鏈上,促進了產業穩步發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有力推動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新聞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