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日新月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甘谷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三新一高”總體要求,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踔厲奮發、聚力攻堅、勇毅前行,開創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即日起甘谷融媒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這十年”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奮力譜寫甘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一個時代的畫卷,底色是人心,一個民族的復興,關鍵在精神。作為一座城市的血脈和靈魂、人們的精神家園,文化的豐厚充盈與否,不但關系著城市的品位和競爭力,更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甘谷縣將深刻領會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重大成就、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戰略定力,接穩接力棒、跑好接力賽、跑出加速度,開創了全縣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回望這十年,甘谷文旅事業發展穩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文旅產業規模逐步壯大,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文旅品牌形象更加鮮明,文旅市場更加規范有序。十年來,文旅發展思路不斷明晰,逐步形成了文旅強縣戰略,打造了華夏第一縣、姜維故里兩大品牌,挖掘了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民間民俗等五大文化,打造了石窟古建感知游、農耕非遺體驗游、生態鄉村觀光游、紅色文化傳承游、古冀風光休閑游五條旅游線路,提升了(《姜維》《睢陽魂》《像山情》《椒鄉里的麻辣事》《激流飛渡》《篳篥魂》)六部劇目,通過項目建設、產業培育、政策扶持、宣傳推動等措施,把全縣文旅農康資源更好地整合起來,不斷推動文旅農康深度融合發展。
十年來,文旅發展基礎不斷夯實。舉辦建縣2700周年慶典活動、元旦春節、大像山文化旅游節等重大節慶文化活動,以及文化惠民演出、“紅色文藝輕騎兵”下鄉演出、文化“四進”等活動,為文旅發展奠定了廣泛群眾基礎。深入實施了“三館一站”免費開放、文化館圖書館鄉鎮總分館制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專項治理、鄉村旅游示范村創建等工作,通過開展“書香甘谷”全民閱讀活動、誦讀經典朗誦比賽、博物館主題演講比賽、文旅產品創意大賽等活動,為全縣文旅產業發展營造了濃厚氛圍。
十年來,文旅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成功申報毛家坪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累計投資近10億元,建成大像山公園1處,農村文化大院(廣場)92個,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2個,規模化經營農家樂10戶,完成大像山石窟局部危巖體加固、文廟大成殿、貫寺李家祠堂維修保護、毛家坪遺址車馬坑復原等文物保護項目。完成智慧旅游建設項目、古坡鎮瓦泉峪村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紅色旅游線路標識牌制作等旅游項目。打造了以六峰鎮姜維山莊、古坡鎮牧馬山莊、磐安鎮五坪現代農業觀光基地、安遠鎮鞏川村反季節櫻桃采摘基地等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示范點。
十年來,文旅龍頭企業不斷壯大。通過不斷發展文化旅游、工藝美術、節慶會展等優勢產業,深入開發甘谷脊獸、甘谷辣椒、甘谷麻鞋等傳統文旅產品,并采取社會融資等方式,重點培育甘肅雅路人麻編工藝制品發展有限公司、甘肅大漠行麻編工藝制品發展有限公司、甘肅隴上椒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其中甘肅雅路人非遺文創產品經過不懈努力順利入駐故宮銷售平臺。
十年來,宣傳推介方式不斷創新。采取“節會+文旅產業”的宣傳模式,舉辦甘谷大像山文化旅游節、中國(甘谷)農民豐收節、櫻桃采摘節和花椒節等文化旅游節會。采取“營銷+文旅資源”“線下+線上”的宣傳模式,參加天津東麗、浙江義烏、陜西西安等地舉辦的大型文旅宣傳推介活動,全方位推介甘谷悠久歷史、深厚底蘊和富集資源。拍播《中國地方志·甘谷卷》《甘谷印跡》等專題片,研創唐三彩鳳首壺仿品、甘谷文博臺歷、折扇、紙杯等文創產品,影印《伏羌縣志》,編印《千年古冀·魅力甘谷——旅游經典圖冊》《甘谷館藏文物精品圖錄》等精品圖書進行宣傳推介;通過甘谷新聞網、“抖音”“快手”APP等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宣傳。參加“甘肅寶藏”抖音挑戰賽,在全省400家“五館”單位的激烈角逐中,縣文化館位列第12名,縣圖書館位列第20名。
甘谷縣將依托歷史文化和特色旅游資源,深入實施“文旅強縣”戰略,大力推動大像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進一步加快毛家坪遺址綜合保護和開發利用。推動姜維墓、古坡草原、尖山寺森林公園等景區晉等升級。發展集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生態度假、健康療養為一體的農耕民俗鄉村旅游,促進文旅農康融合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