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日新月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甘谷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三新一高”總體要求,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踔厲奮發、聚力攻堅、勇毅前行,開創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即日起甘谷融媒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這十年”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奮力譜寫甘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0944596.jpg)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谷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初心不改、使命如磐,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全面履行水土保持職責,著力提升管理能力與水平,真正做到了基礎扎實、監管有力、治理有效,為加快推進全縣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譜寫了新時代水土保持最美華章。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1014774.jpg)
水土流失嚴重,是長期以來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主要瓶頸。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蘭州專門調研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強調指出: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的重任。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1249792.jpg)
筑夢繪就水土保持藍圖。圍繞水土流失治理,制定了《甘谷縣“十四五”水土保持規劃》,按“一川、兩山、四河、十溝”謀篇布局,整片帶規劃、分區域治理、按年度推進。打破村域鄉界限制,以流域為單元,分流域編制梯田、道路、林草、溝道、雨水集蓄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點面結合、集中連片、整體推進,把水土保持與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生態文明等同步規劃,與美麗鄉村、觀光體驗、農村電商等新興業態同時培育。為全縣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強化渭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1352586.jpg)
著力破解保持水土難題。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理念,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樣子,深度實施鴨槐溝、趙家窯溝、羊須溝等歷年遺留,最難治理的溝道工程,形成護村、保路、固溝、增地、添綠的最美亮點,大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1423536.jpg)
強力推進水土流失治理。立足自然條件、地貌特點,按照山水林田草綜合治理的思路,大力開展流域綜合治理,修復生態。共投資4963萬元,實施坡耕地建設16.65萬畝,營造水保林21.12萬畝,修建溝頭防護72道,溝道護堤2658米,護坡841米,封禁治理28.9平方公里;建設各類淤地壩22座,其中:骨干壩4座,中型淤地壩4座,小型淤地壩14座。共蓄水量約65萬立米,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7.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65.29%。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1646704.jpg)
堅定夯實鄉村振興基礎。通過持續不斷狠抓小流域綜合治理,高標準建成了20余個整流域綜合治理和小型溝道治理工程。為全縣農民增收致富帶來了巨大潛力,加快了脫貧步伐,鋪就了致富道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7/20221011101932548.jpg)
邁入新征程,甘谷縣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新階段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谷貢獻水保力量。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