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家河鎮立足全鎮產業發展實際,瞄準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堅持走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道路,持續做大做強果椒主導產業,培育生態特色產業,整合土地資源深耕傳統產業,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筑牢產業基礎。突出花椒種植主導產業優勢,廣泛開展老果園改造和提質增效行動,逐步形成了東梁、中梁和西梁萬畝花椒產業帶。
武家河鎮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因素,為花椒產業提供了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和地勢等有利條件,極為適宜在北部淺山區一帶種植,成為當地農民產業收入主要來源之一,幫助眾多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致富。當前,全鎮花椒已進入集中采摘期,各個山頭一片椒紅,家家戶戶花椒田里果實擁簇、朵大繁密,一派豐收景象。
武家河鎮秦家灣村專職化書記李鵬鵬說,目前秦家灣村花椒大面積成熟,我們組織村民和附近的采摘客,在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進行采收晾曬。
針對花椒采摘期的人員流動,武家河鎮不僅進行報備登記,還利用微信小程序收集整理人員報備登記信息,實行臺賬化調度和管理。同時鎮村干部深入各花椒種植大戶,宣傳疫情防控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靠實雇主的主體責任,并聯合鎮衛生院設立流動核酸采樣點,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花椒采摘人員落實“隔天一采”核酸檢測要求,全力確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農業生產按時令進行。
在秦家灣村椒農的花椒地里,記者見到了大莊初中的張娟,張娟是個靦腆的姑娘,她告訴記者,她是跟隨母親、姐姐一起來摘花椒的,在這兒摘花椒已經三天了,她們母女三人大概每天摘100斤左右,這個地方花椒好,也好摘,一天能掙三百多塊錢,除了補貼家用也可以給自己掙點零花錢。
武家河鎮長駱建兵告訴記者,武家河鎮村干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后山區各個村動員剩余勞動力支援淺山區各村的花椒采摘,并與其他鄉鎮強化協調,暢通勞動力集中輸轉機制;利用各種媒體平臺推送用工信息和疫情防控政策,公布了鎮村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千方百計保護農民收入不會因為疫情原因而遭受損失。
按照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武家河鎮對采摘花椒人員明確采摘路線、活動區域,嚴格落實管控措施,落實好“外方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總要求。確保每個花椒種植戶都能在采摘期結束前,全部完成花椒的采摘、烘干和倉儲工作。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