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2/21/20220221101205783.png)
近年來,甘谷縣為盤活大量空閑勞動力,在不斷增強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群眾勞動技能的同時,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勞動力再就業,進一步釋放農村活力、拓寬增收空間,為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再開新路。
![](/Files261/BeyondPic/2022-2/21/20220221101251634.png)
在工人王芳林家里,安靜的屋子里縫盤機噠噠的響著。圍著火爐王芳林在角落里埋頭工作,學生在桌前認真做作業。從17歲開始一直在廣東從事毛紡織品縫盤工作,到現在的閑暇之余拾起“老行業”,王芳林在家里實現了顧家掙錢兩不誤。
磐安鎮三十鋪村村民王芳林說,現在照顧娃娃不能外出掙錢,就在咱們縣取了點貨到家里做手工活,添補一下娃娃上學和生活費用,娃娃學習也能照顧,家里的莊農也能顧上,一個月可以掙兩千元左右。
能紅巧手的婦女成了就業幫扶車間的香餑餑,許多學生家長在陪讀和農閑之余,都會承接手工類制品加工掙錢補貼家用,進一步拓寬就業領域和增收渠道。
![](/Files261/BeyondPic/2022-2/21/20220221101330407.png)
磐安鎮新莊村就業幫扶車間負責人楊芳霞說,這里是做毛衣加工的,我們主要做的是山東和江蘇這邊的活,毛紡織品廠里的車給我們直送,毛衣按計件算工資,車間里有10人,家里做的有30多人,一般情況穩定就業的有40多人,工資每月發放,在2000到4000不等。
磐安鎮韭菜、蘋果等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不僅做大做強了龍頭企業,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很多就業崗位,在磐安鎮租房陪讀學生的家長石蘭蘭一直在冷庫務工,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分揀蘋果。
磐安鎮東坪村村民石蘭蘭說,從2019年開始,我就在這里干活,娃娃在學校念書,我還要給娃娃做飯,現在就是閑了在這邊打工。
![](/Files261/BeyondPic/2022-2/21/20220221101419572.png)
與石蘭蘭一樣在冷庫長期務工的工人,大都是當地顧家務農的農村婦女,在她們嫻熟的手法之下,一個個“花牛”蘋果被分揀包裝后在庫中等待裝車銷售。
甘谷縣田園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燕全有說,現在正常的務工人員有60多人,到旺季的時候有200到300人,帶動附近農民到合作社就業,收入是每人一天是100到120。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