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收 感黨恩 促振興
——甘谷縣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助力農業豐產農民豐收
秋風吹過一串串火紅的辣椒、吹過一壟壟金燦燦的洋芋,吹過一簌簌椒香的花椒,吹過一片片香甜可口的果園……吹進了辛勤的農民心里。秋日照耀的黃土地,累累碩果壓彎了枝頭,農民忙著摘瓜果、收蔬菜、挖洋芋、掰苞谷,青山綠水,瓜果飄香,白云深處,甘谷人家,這是最美的金秋圖景,冀城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新時代的甘谷農民,在邁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豐收節里慶豐收 產銷兩旺熱度高
9月17日上午,“慶豐收、感黨恩”甘谷縣慶祝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京東雙線直采甘谷蘋果對接活動在磐安鎮東堡村盛大開幕,市委副書記楊小平、市政府黨組成員逯克宗,縣委書記吳健,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孫忠平,京東物流集團和全國各地渠道商、經銷代表,各鄉鎮的農戶代表和磐安鎮全體鎮村干部,共享豐收喜悅,共話農村發展。
在特色農品展示與體驗區,各鄉鎮的蘋果、辣椒醬、花椒、粉條、蜂蜜、金絲皇菊、胡麻油、花椒等五十多種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讓十里八鄉的群眾與往來游客不僅大飽眼福,更是大飽口福。活動現場,甘谷縣和京東物流集團西北分公司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甘肅農品源、西安啟運、內蒙古維軍、陜西欣隆、鄭州尊果、寧波鮮豐、河北百創果匯、西安朋吉鴻等多家公司分別與本土企業簽訂了采購協議。
豐收節是優質特色農產品進城的“助推器”,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播種機”。不少農民表示,每年最盼望的就是豐收節了,豐收節給農民帶來的是客流,是廣告效應,是品牌價值,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不僅能賣上好價錢,還能讓“豐產”變成實實在在的“豐收”。“豐收節是我們農民自己的節日,我家種了3畝韭菜,一年收入有3萬多元,收入雖然還可以,但都是我們自己拉到市場上銷售。自從舉辦豐收節后,客商上門收購的多了,價格也漲了,希望這樣的活動越辦越好,讓我們農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磐安鎮大莊村村民楊護義高興地說。借農民豐收節,各合作社都想借機大“賺”一把,把自家的特色農產品都搬上了“舞臺”。莜麥掛面、扁豆掛面、蕎麥掛面等等,可謂“面子十足”,在開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展廳里,雜糧掛面吸引了不少觀眾,負責人武克杰說,今年是他們第一年參加農民豐收節,活動開始兩小時,僅線上就有訂單1萬多元。
創新發展模式 合作聚力共贏
一壟壟綠色蔬菜,一片片高山果園……正是這片肥沃的土地對辛勤的農民的深情回報。近年來,甘谷縣著力構建“主導產業整縣推進、擴規模提水平,特色產業一村一品、保覆蓋提效益”農業產業發展布局,全力推進絲路寒旱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和“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全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之路,為群眾推開一扇“致富之門”。
安遠鎮構建“合作社+農戶”共營模式,依托轄區內隴上椒萬畝辣椒育苗基地,積極爭取農業項目支持。合作社以“基地引領、示范推廣、訂單種植、保價收購”的方式,與村集體簽訂收購合同,與農戶簽訂辣椒保底收購協議,為群眾免費提供辣椒苗、化肥和技術,采摘后的辣椒進行統一收購、加工和銷售,帶動周邊群眾種植地膜辣椒1萬余畝,重造“甘谷辣椒”品牌。通過“832平臺”、直播、電商等渠道,直銷省內外,實現了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銷售的有機銜接,預計戶均每畝增收3000元以上。八里灣鎮成立以“黨建+基地+合作社+農戶+電商”為模式的前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80多戶,流轉土豆生產基地600多畝,年產優質粉條100余噸,帶動村民就業3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多名,“中岔粉條”對外成了靚麗的名片,對內已成村民就業的好去處。
多措并舉助力 提高服務保障
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找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切入點,以高質量服務保障踐行初心使命、體現忠誠擔當。
縣果品產業服務中心開展提質增效護航行動,內容涵蓋土壤管理、樹體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花果管理技術等各方面,用實際行動助力全縣農業大豐收?h農技中心、檢測中心部門深入鄉村一線,開展病蟲害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廢舊農膜回收等方面培訓15期,培訓人數1300余人,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執法隊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1次、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3次,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2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30臺次,檢查整頓農資經營門店(企業)380家次,查處與標簽內容不符合的種子100余公斤。年內完成辣椒育苗3500萬株,辣椒移栽1萬畝,在南后山種植架豆24000畝,種植糧食作物(小麥、玉米、馬鈴薯)35.72萬畝,種植黃芩、黃芪、當歸、黨參等中藥材4100畝,完成災毀農田修復43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5000畝,撂荒耕地整治1.19萬畝。
發揮線上優勢 釋放振興動力
當下網紅經濟熱門,農民豐收節活動現場最火熱的就是直播現場!按笫偽挥诟使瓤h北部山區,土地肥沃、光照時間長,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大石鎮黨委書記楊瑞泉說,“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大石鎮的幾種主要農特產品,第一種是我們大石鎮的甘園香醋,它是純糧釀造,營養價值高,味道好;大石鎮的花椒,色澤好麻度高品質好……”不少黨員領導干部、群眾利用互聯網直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形成了甘谷縣別樣的網絡“帶貨”風景線。
全縣的網紅主播們通過網絡平臺直播賣貨,“在這次農民豐收節活動中,有不少網友下單訂購了甘谷的農特產品,尤其是甘谷蘋果,網上訂單數量達到了歷史最高峰!敝鞑兗娂姳硎,“作為土生土長的甘谷人,能把家鄉特產推介出去,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甘谷網貨供應中心負責人康懷忙的不亦樂乎,他高興地說:“甘谷縣的農產品很受各地朋友的歡迎,最近賣火的是花牛蘋果,線下銷售每斤5元左右,而線上就在8元左右了,銷售好的一天,訂單金額在8萬元左右!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