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健主持召開甘谷縣人民政府第五十七次常務會議。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明、藺森山,副縣長杜興、張濤參加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新民列席會議。
會前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會議聽取了全縣5.2受災及救災情況匯報、防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情況匯報和禁毒工作情況匯報,安排部署了相關工作;研究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職責和任務分工有關事宜、調整甘谷縣抗震救災應急預案中部門職責和人員有關事宜、新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事宜;討論了《甘谷縣2021-2025年農業產業振興獎補意見》《甘谷縣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實施方案》。
會議強調,要拉網式排查,準確核實5.2受災底數,“一戶一策”采取有效措施,靠實工作責任,加大工作力度,迅速啟動救災工作。要主動對接省市行業部門,針對農作物受損以及基礎設施水毀情況,認真研究上級支持政策,做好項目包裝,分行業、分領域積極對接爭取災后重建或災害補助資金,全力解決好群眾的現實需求。要繼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用靈活的就業措施,抓實抓好宣傳、培訓、招聘、輸轉等服務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實現就業,盡最大努力增加受災群眾收入。要認真組織專業人員,分組深入受災鄉村,指導群眾通過噴藥、修剪、追肥等措施,做好受損果樹的補救工作;要通過改種復種的方式,對受損嚴重的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及時補植玉米、馬鈴薯、蔬菜等適宜作物,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要積極協調保險公司,全面核清受災底數,開啟綠色理賠通道,簡化理賠流程,提高賠付標準,及時撥付理賠款項,最大限度讓利于民。
會議指出,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也是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發展理念,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增強思想和行動自覺,圍繞消除事故隱患這一根本,集中精力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全面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扎實推進專項整治深入開展。
會議要求,要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繼續深入實施“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突出“蔬菜增效益、果椒提品質、畜牧上檔次、中藥材擴規模、勞務創品牌、旅游挖潛力”主攻方向,在建基地、興龍頭、育產業、樹品牌、活市場、延鏈條上下功夫,全力推進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實現產業規模適度擴大、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會議強調,要緊密結合《甘谷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其他各項規劃,認真編制村莊建設規劃,確保村莊建設規劃與其他規劃相銜接、相統一。要統籌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條件、人口規模、地域特色、群眾需求等因素,使規劃符合鄉村實際;要立足實際,著遠長遠,把新發展理念與全縣鄉村工作基礎有機結合起來,把破解瓶頸和解決突出問題作為重要著力點,超前謀劃,高標準高質量編制村莊規劃;要采取“土洋結合”、“專家群眾結合”辦法,充分吸納群眾意見建議,進行全方位規劃設計;要有效利用已有農房、基礎設施、自然環境等資源稟賦,統籌考慮山、水、田、林、路等生產生活要素,合理布局村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要深入挖掘當地的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挖掘當地的歷史古跡、傳統習俗、風土人情,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人文內涵。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從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高度,充分認識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重要意義,強化宣傳教育、著力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加強重點整治、持續加大源頭管控力度,強化偵查打擊、有效遏制網絡犯罪多發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