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健主持召開甘谷縣人民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務會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馮全敬,縣委常委、副縣長朱德勇,副縣長許維正、高麗、李蘭平、杜興出席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希武、縣政協副主席陳旭列席會議。
會前,集體學習了《甘肅省環境保護條例》。會議聽取了2019年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討論了《甘谷縣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甘谷縣河長制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甘肅省河道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和《甘谷縣創建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工作方案》。
會議指出,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是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環節。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適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全面放開戶口遷移政策,積極引導農業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落戶,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全力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要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落實,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列出任務清單,建立工作臺賬,靠實工作責任,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嚴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從嚴從實整改各級反饋問題,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強渭河生態保護,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短板弱項和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污染防治和環境質量改善階段性目標任務。
會議要求,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為統領,以應有的政治站位扛好河湖管理保護的責任使命,不斷推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級河長要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把管理保護河湖作為政治責任,把落實河湖長制作為重大任務,“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加強河湖系統治理,防范“水多”、防治“水少”、整治“水臟”、減少“水渾”,進一步促進河長制落實落細落到位,壓緊靠實河長責任,努力推動美麗河湖、健康河湖建設。
會議強調,城鄉社區治理創新試驗區創建是全省致力于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行動,民政部門要結合甘谷實際,力爭打造一批亮點突出、特色鮮明的甘谷經驗、甘谷做法。各鄉鎮、各部門要聚焦實驗主題,以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關注的急事、難事、要事入手,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制度,不斷提升村級事務科學決策水平。要廣泛宣傳發動群眾,緊緊依靠群眾,不斷提高群眾參與度,進一步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區治理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提升社區、社工和社會組織“三社”聯動能力,切實做好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探路者”,耕好“實驗田”。
會議要求,各鄉鎮和河長制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擔當,積極作為,深入推進河道管理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要高度重視河道采砂管理和整治,嚴格整治采砂“四超”問題,按照劃定的禁采區、限采區、可采區范圍,進一步明確采砂范圍、采砂期限、采砂總量和采砂方式,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加強對采砂企業的常態化監管。要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污水達標排放管理,大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確保水質達標。要堅持以巡河發現問題為導向,對尚未解決的“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特別是非法圍墾河道、侵占水域灘地等問題,采取超常規舉措,依法依規徹底整改,著力提升河流生態環境質量。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