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子偉帶領研究會采風團,深入甘谷縣八里灣鎮中岔村開展文化采風活動。
采風團一行,詳細觀摩了中岔村手工洋芋粉的制作過程,參觀了正在生產的扶貧車間,特別是保存完整的中岔古堡和頗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園,讓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會員們深表感慨,流連忘返。
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子偉告訴記者,中岔村人杰地靈,歷史文化深厚,尤其是建立了農耕文化博物館,把這個兩百多年保存完整的古堡,打造的更加輝煌,將軍碑林,氣勢雄偉,不但打造農耕文化,而且為家鄉的經濟建設,為老鄉的致富,創新、收益帶來了新的思路。農耕文化博物館,給人們留下了歷史的記憶,留下了一些珍貴的東西,讓人們記住歷史,記住自己家鄉走過的道路。
大家紛紛拿起手機,認真記錄下了每一個讓人感動的精彩瞬間。他們或駐足于精心布展的各種民俗實物面前,或徘徊于各種精美的石碑和楹聯前,或在古老而斑駁的古堡城墻上感受著歷史跳動的脈博。在這里,人們沉醉于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中,體驗著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所帶給他們的心靈震撼!
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曹尊信說,今天我們來甘谷八里灣中岔村參觀采風,很受教育,村辦企業,粉條廠,扶貧車間,特別是農耕文化博物館,見到了很多舊社會的東西,現在的年輕人都沒見過,對于我來說,今年已經70多了,有些東西真是記憶猶新。
八里灣鎮中岔村雖然地處深山,地理位置相對偏僻,這里卻人杰地靈、文脈綿長,從這片熱土上先后走出了不少成功人士和優秀企業家,原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干休所所長程世雄,退休后,懷著對家鄉的一片赤子之情,為家鄉辦起了粉條加工廠和扶貧車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收集整理了近5000件反映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物件,打造了頗具規模的中岔農耕文化博物園。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