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甘谷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全面小康總體目標,聚焦脫貧攻堅核心任務,迎難而上,負重奮進,全縣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從即日起,甘谷縣外宣辦開設專欄《回顧2017》,總結過去,凝心聚力,為率先實現整縣脫貧摘帽,開啟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Files255/BeyondPic/2018-1/11/20180111093231937.jpg)
門前錦繡梯田如詩如畫,庭院干凈整潔美觀大方。站在地處天水市甘谷縣東北部山區的席家局集雨場土地平整現場,俯瞰四周星羅棋布的梯田,平整有序、震撼人心,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簡直難以相信這是人力所為。
![](/Files255/BeyondPic/2018-1/11/20180111093357564.jpg)
“十溝九坡頭,耕地滾了牛”,是過去在甘谷縣山區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山大溝深,路陡坡大,人們依山造田,廣種薄收,耕種難、行路難、增收難,讓祖祖輩輩嘗盡窮山溝的苦滋味。
![](/Files255/BeyondPic/2018-1/11/20180111093313143.jpg)
近年來,甘谷縣在偏遠山區的一些深度貧困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連續十年狠抓梯田建設,大力培育發展富民產業,創出了一條具有甘谷特色的土地整流域治理新模式,耕有良田、住有新居、幼有所教的夢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2017年以來,在建設大莊鎮2萬多畝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時,甘谷縣組建了由縣長任組長的土地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政府統一指揮、責任單位主抓、部門協同聯動、鄉鎮全力配合的工作機制。同時,在項目區設立聯合指揮部,項目管理人員、縣鄉土地整理中心干部、監理、村組干部和群眾代表,積極與農戶、推土機手三方簽訂梯田建設協議書,一起對項目實施監督跟進。邀請專業設計單位,按照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原則,打破村組戶界限,對群眾原有耕地重新劃戶、地塊丈量,合理設置道路出行線路,確保整個施工一把尺子量到底,嚴格按照統一標準執行,最大限度地保護群眾根本利益。
大莊鎮席家局村群眾席碎虎告訴記者,“過去,路陡地陡,耕種很不方便,現在推了梯田,土地平整了,還新栽了果樹,致富的信心越來越大。”
![](/Files255/BeyondPic/2018-1/11/20180111093336734.jpg)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實施項目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造福群眾。梯田推平之后,行路難的問題迎刃而解。過去,橫起扁擔都通不過的田間道路,現在足足拓寬砂化至6米寬,三輪車、小四輪、覆膜機、旋耕機直接開進了田間地頭。梯田為發展富民產業提供了基礎條件,目前全縣已創出了一條“梯田+道路+產業+水利+住房”的整流域治理新模式,2017新發展果椒6.7萬畝,梯田不僅改變了農業傳統的耕作模式,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更拓寬了群眾致富的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