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甘谷>>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安遠鎮抓黨建促發展綜述(圖)
(2017/8/16 17:01:24)  來源:甘谷縣安遠鎮 作者:劉斌  打印本頁

  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上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主動作為,趕超進位,全縣各項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譜寫了甘谷發展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從即日起,縣屬新聞網站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專欄,全面展示全縣近五年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成就,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砥礪奮進促跨越

  ——安遠鎮抓黨建促發展綜述

  五年來,安遠鎮克服經濟基礎薄弱、貧困人口基數大、生態環境脆弱等諸多不利因素,主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緊盯脫貧攻堅這一目標,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圓滿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全鎮呈現出群眾安居樂業、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安定祥和的良好局面。先后榮獲省級“生態鄉鎮”“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始終以創建“五好”黨組織為目標,以“創先爭優”“四議三雙”、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村級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發展工作。一是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堅持抓好黨委中心組的學習教育的同時,重點抓好各支部的學習教育,各支部都制定了推進計劃和學習計劃,按照9+3的主題扎實開展“黨員固定活動日”,各支部都開展了承諾踐諾評諾,切實抓好查擺出來問題的整改。二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堅持黨風廉政建設作與經濟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針,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推進了全鎮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發展。加速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保持了鎮村兩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整體廉潔和勤政為民。三是抓班子、帶隊伍,增強戰斗力的凝聚力。鎮黨委充分強化基層黨委的核心作用,按要求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建立和完善了黨委議事制度,堅持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和集體議決。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四是嚴格干部隊伍管理。并根據工作實際,對全鎮領導包片、干部包村情況進行了及時調整,制訂了《安遠鎮黨委委員包片包村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靠實了干部責任,具體工作中形成了上下銜接、責任共擔、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五是加大農村干部培訓,切實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六是按照鞏固先進、推動一般、整頓后進的要求,通過村干部培訓、場所維修等方式,后進村整頓轉化工作成效明顯,村“兩委”服務群眾的能力明顯增強。七是先后投資1150余萬元,對全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新改擴建和維修改造工作,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同時配套建設村級文化活動廣場10000余平方米,并為各村購置了辦公用具,村級辦公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應有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真正成為了聚人氣,凝人心,廣服務的綜合性活動場所。

  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業標準化和產業化建設步伐,初步形成了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麥、脫毒馬鈴薯等特色產業基地。同時以良種推廣、病蟲害防治、配方施肥技術等為主培訓農民11500余人次。全鎮規模養殖場達到23個,規模養殖戶達到268戶。禽流感、口蹄疫免疫率達到100%,其它疫病免疫率達到95%以上,專業場戶建檔率達到100%。按照科學規劃、集中連片的原則,新建果園面積達25600畝,建成了后川溝流域、王窯流域、鴨兒溝流域等三個蘋果基地,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果品冷藏庫4個,促進了全鎮果品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迅速,全鎮新發展中小企業11戶,新增個體工商戶350戶,進一步強化了商貿興鎮的發展戰略。勞務輸出能力不斷增強,累計輸出勞務人員56000人次,創勞務收入達6.25億元。完成了董川等19村沼氣能源建設項目420口,同時配套固林項目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027臺。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在全鎮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以“三清五改”為主要內容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對全鎮大街小巷的衛生死角,及轄區內的雜物、柴垛及亂堆亂放的雜物,進行了全面清理。在甘通路沿線、沙灘村共新建花壇5.7公里,文化墻350米,鎮村容貌煥然一新。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堅定不移地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戰略重點,五年來,先后投資19.53億元,全鎮共新建梯田32800畝,新建通暢公路181.5公里,通達公路79.4公里,橋涵3座,全鎮通行政村道路實現了水泥硬化全覆蓋,利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完成村內巷道水泥硬化43.8公里,新建排水渠500米,全面完成了西北、東北人飲工程建設,徹底解決了全鎮46000余群眾的飲水難問題,鞏川新村、柳城佳苑、柳城新村三個易地扶貧安置點正在建設之中,完成了散渡河堤防治理工程安豐渠渠道維修9公里,店子村田間灌溉渠道6公里,在蔣山、菜子山等村新建蓄水壩3座,配合完成了甘谷縣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項目,750輸變線路35個基站的征地補償工作,完成災后重建421戶,農村危舊房改造627戶;完成了后川溝流域、鴨兒溝流域、王窯流域等13村整村推進財政扶貧項目,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扶貧攻堅成效顯著

  認真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全面落實“六個精準”,積極推行扶貧對象實名制管理,認真落實精準幫扶措施,扎實開展扶貧攻堅工作。制定了《安遠鎮精準扶貧攻堅計劃實施方案》,提出了“落實六個精準、實施九大工程、決戰扶貧攻堅、實現整體脫貧”的總體目標。緊緊圍繞增加貧困村群眾收入這一核心任務,提出了“貧困村三圍繞,貧困戶六落實”的措施(“貧困村三圍繞”即:緊緊圍繞方案抓扶貧,緊緊圍繞需求抓幫扶,緊緊圍繞項目抓脫貧。“貧困戶六落實”即:落實2畝地膜糧食,解決吃飯問題;落實2畝果園建設,解決產業問題;落實1人外務工,解決生活問題;落實1戶貧困貸款,解決發展問題;落實1個幫扶項目,解決突出問題;落實1個危改項目,解決住房問題)。建立了貧困村主要領導幫扶責任制度,對確定的糧食增收、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提升、社會保障、文化發展、公共服務提升、鄉村整治、鎮區提升工程等“九大工程”共50個項目。搶抓全國供銷綜合改革試點縣機遇,強力助推精準扶貧,著眼為民、便民、富民,提高精準扶貧實效,強化拓展為農服務職能,在19個貧困村認真開展“三社合一”改革工作。在老莊村進行“三變”改革示點工作。

  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

  采取“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方式,城鎮空間結構基本形成,鎮區面積由原來的0.5平方公里擴展到現在的2平方公里。五年來,全鎮共投入資金約1.8億元,拆遷面積25000余平方米,騰出道路面積13000余平方米,鎮區道路水泥硬化工程、排水渠建設及綠化、亮化工程、市場建設已全部完成,安居小區已具規模。全鎮新建商鋪達550間22000余平方米,成立了鎮區行政綜合執法隊伍,配置垃圾清運設備和衛生管理人員,12名環衛工人對鎮區每天進行全天性的清理,灑水車每天上街灑水,垃圾實行定點,定時傾倒,做到日產日清,統一集中處理,鎮區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控制,鎮區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占地面積5.7畝,總投資3100萬元,建筑面積2棟7層1.28萬㎡,共9個單元125套的福興家園商住樓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同時配套建設商鋪1300㎡。總投資7000余萬元,占地13畝的柳城佳苑正在施工建設,擬新建18層住宅樓3幢5個單元,其中,住宅面積3300平方米,地下車庫4000平方米,商鋪5000平方米,配套建設文化廣場3000平方米,西城村村級活動場所500平方米。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五年來,鎮黨委始終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圍繞改善民生促發展。積極開展特色文化大鎮創建活動,結合文化活動,開展政策法規教育。“十二五”期間,全鎮共新建農村文化活動廣場6處,農家書屋、文化室實現了全覆蓋,全鎮各村都組建了健身隊伍,群眾精神面貌不斷提升。一是深入開展文明鎮、文明村、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先后獲得了“省級生態鎮”和“省級文明鄉鎮”榮譽稱號。二是五年來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126起,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實現了發案少、治安好,人民滿意的目標。三是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強化安全監管,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安全生產常抓不懈,減少或杜絕了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四是以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為核心,出生率始終控制在1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五是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全力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先后投資7000余萬元,新建中小學校舍33500平方米,幼兒園7所,甘谷三中初中部正在建設之中,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和科教興鎮戰略,共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35期,培訓各類專職技術人員10625人次。六是全面完成了合作醫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工作,參保率均達97%以上。新建村衛生室16處,農村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七是對各類糧補、農資補等29項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堅持以“一折統”形式全部發放到戶,實行“封閉”運行。五年來,全鎮共發各類惠農資金7850余萬元。八是新建政務大廳150㎡,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和辦公用具,開設了8個服務窗口,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投資50余萬元,完成了社保大廳和農技中心建設。九是爭取資金10萬元,對我鎮宋代古城和楊六郎墓進行和維修和管護,進一步提升了我鎮的文化品味。

攝影相關圖片
煙火人間(二) 麥積山溫泉迎來高鐵旅游團(圖) 因為寶蘭高鐵,她成了網紅(圖) 天水在線乘坐首趟“天水號”側記 煙火人間(一) 王銳等慰問乘坐首趟“天水號”乘 百對新人搭乘“幸福動車”相約在 寶蘭高鐵“天水號”動車首發儀式 天水人的早飯,除了呱呱,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