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e87b29bad48d676a.jpg)
時下,正是甘谷蘋果花開季節,經過一場春雨的滋潤,連片成團的蘋果花競相綻放,白色的、粉紅的,一竄竄、一簇簇、一團團……磬人心脾,美不勝收。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944114dfd56e987b.jpg)
果園里,果農像辛勤的蜜蜂一樣,疏花定果,培土施肥,他們忙碌的身影和藍天白云、粉色花朵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幸福和美的田園畫卷。
看著開滿枝頭的蘋果花,果農們笑在臉上、喜在心頭。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4247000614b8804b.jpg)
家住白家灣鄉茍家峴村的劉老漢帶著全家人一大早就來到自家蘋果園,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爸虚g長得比較胖大的一朵是結蘋果的花兒,要保留,其余花兒都要掐掉。” 劉老漢一邊疏著花,一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331ef311f543bfbf.jpg)
“去年,我的6畝果園還沒到盛果期,畝產不到4000斤,但是蘋果行情好,收入了5萬多元呢! 說起蘋果種植,賞到甜頭的劉老漢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4d96977df0a882d7.jpg)
“前些日子,下了幾場透雨,我們搶抓墑情,培土施肥,蘋果樹長勢喜人,開花整齊,F在要及早疏花定果,加強田間管理,保證今年有一個好收成。”看著滿園的蘋果花,劉老漢心中有著說不完的喜悅。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f727196952cb8868.jpg)
在“中國蘋果之鄉”甘谷,近一半的山區群眾和劉老漢一樣靠種植蘋果實現了脫貧致富。小產業做出了奔小康的大文章,紅蘋果紅透了農民生活的半邊天。
甘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高,屬西北黃土高原優勢蘋果產區,非常適宜蘋果栽培,是全省18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
著實,甘谷以獨有土壤氣候條件和果農勤勞的雙手給予了蘋果最好的成長。蘋果產業有效改變了甘谷群眾的貧困面貌,淋漓盡致地唱響了一曲蕩氣回腸的產業富民之歌,為千年古城甘谷平添了更多的紅色和笑聲。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20558af32e686819.jpg)
在助農脫貧致富的實踐探索中,縣委、縣政府始終突出扶貧攻堅主方向,發揮比較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堅持發展蘋果產業不變調,一張藍圖繪到底,自上而下超常規謀劃,大手筆運作。從初步試驗,到大面積推廣,再到今天的果品基地和示范片帶,蘋果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一大致富主導產業。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b91abfc873612421.jpg)
只有產業上規模,才能見效益早致富!笆濉币詠,甘谷移師南進,北上遠征,依托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以打造南北淺山兩個百里林果產業帶為重點,按照“跨鄉連片規劃,按流域整體推進,集中建辦大園區,規模發展產業帶”思路辦法,先后建成磐安沐浴梁、白家灣西后梁、謝家灣大道坡、新興西溝流域、安遠陽屲梁區域等5個萬畝果品基地,安遠后川溝流域、大石冰灘流域、謝家灣新集流域等10多個千畝以上果品基地。目前,全縣果園面積已達到43萬多畝,花牛蘋果占到了90%以上,產量25萬噸左右,產值達到8.09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1826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b5dbdaa26920cc21.jpg)
為了最大限度提升果園標準化程度,甘谷緊盯果業技術前沿陣地,組建了一支比較穩固的林果專業技術隊伍,深入鄉村一線,指導果農標準建園,示范推廣先進技術,先后建成國家、省級蘋果標準園12個。“近幾年,我們探索總結推廣了黑膜覆蓋、疏花疏果、果樹套袋、配方施肥、高光效修剪、生物病蟲害防治等果園先進技術20多項。一些新技術可使蘋果幼園提前1-2年掛果,幫助果農早收益、早致富。”縣果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c467c8506639ee36.jpg)
在首屆“中國·昌平蘋果擂臺賽”中,甘谷選送的花牛系列新紅星蘋果以其果形端莊、色澤鮮艷、含糖量高、蠟質層厚、較耐貯運等優良品質榮獲得一等獎,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號,甘谷也因此喜獲“中國蘋果之鄉”殊榮。在第三屆“中國·昌平蘋果擂臺賽”中,新紅星蘋果又榮獲“北京市民最喜愛的蘋果”獎。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358ed5bc4bd36d8c.jpg)
“中國蘋果之鄉”,這不僅是一個榮譽,更代表著一種實力和挑戰。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蘋果產業,最大限度地讓甘谷蘋果走向全國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緊跟形勢,大膽探索,將目光鎖定在“互聯網+”上,突出蘋果產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著力在電子商務上尋先機、求發展、謀長遠。近年來,先后成立了甘谷縣電子商務協會,組建了甘谷縣電商服務中心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立了電子商務網站“天谷商城”,搭建了淘寶·特色中國?甘谷館,大力推介銷售甘谷蘋果、甘谷花椒等百余種地方特色農產品,全面構建線下到線上,博客到微博,微博到微信,多渠道多功能多手段營銷體系,使甘谷果品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快車暢銷全國各地。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a09786c91d04f6be.jpg)
翻開甘谷縣果品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一組組詳實的數據描繪了甘谷果品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到2020年,新建以蘋果、核桃為主的果品基地8萬畝;在14個鄉鎮新建有機蘋果基地3萬畝;在蘋果主產區新建蘋果矮化密植示范園1萬畝,積極創建全省矮化砧蘋果集約高效栽培示范縣;創建10萬畝花牛蘋果綠色基地,完成10萬畝果園更新改造,5萬畝豐產果園提質增效……全縣果品總面積穩定在50萬畝以上,產量45萬噸,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果品優質果率達到80%,實現由蘋果大縣向蘋果強縣、綠色果品向有機果品、傳統果業向現代果業的轉變。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11428211af1d021d.jpg)
“甘谷蘋果”不僅僅是優質蘋果的代稱,更關聯著果農的幸福生活:住別墅小洋樓,出門開小車,家具電器樣樣全,拉上寬帶開網店。毫無疑問,一朵朵蘋果花,正是盛開在古冀兒女脫貧致富路上的幸;、小康花……
![](/Files249/BeyondPic/2016-4/23/16042310187f8419fa58096a6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