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任職的村是甘谷縣北部山區的八里灣鄉徐家岔村。回想駐村以來的精準幫扶工作,收獲的不只是滿滿的感動,還有對工作的思考和感悟。
徐家岔村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條件簡陋,長期駐村,需要克服家庭、生活等諸多方面的難題。怎么去解決思想上麻痹松懈的問題?我感覺這是一個調整心態的問題,一個使命擔當的問題。要懷有一顆甘于奉獻的公心,時常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只有內心堅定以民生為本的理想信念,去除對利益得失的私心雜念,摒棄外界如“蓬草”般目睫之論的干擾,隨時調整心態,心懷感恩,才能真正沉下心來,融入到群眾工作中去。
我在入戶的過程中發現,與單純的物質供給相比,群眾更需要精神的引領支撐。于是打算為群眾舉辦一場精準扶貧文藝演出,提振他們致富的信心?蓻]有舞臺音響、沒有演職人員、沒有車輛支持,怎么辦?我發揮自己在文聯工作的優勢,演員從文藝工作者中請,移動舞臺四處找朋友借,節目圍繞扶貧內容編,甚至坐在打麥場撰寫扶貧快板詞。群眾被我們充分調動起來,有車輛的提供車輛,有閑地的提供場所,并將采摘來的野花野草包成花束……演出當天,群眾自發地排成兩行,敲鑼打鼓地歡迎演職人員。一幕幕場景,令人感動。
工作隊駐村,不僅要想方設法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更要特別關心關注個別政策保障戶的生活,他們的家庭因各種各樣的不幸變故,生活異常艱難。我們雖然幫不上什么大忙,但至少可以常去他們家走走,多陪孤寡老人嘮嘮嗑,哪怕是為一個單親孩子講講故事,也能讓他們冰冷的心慢慢溫暖起來,種下友愛的種子,從而影響村風民風。因為只有干部的作風正了,民風才能更加純樸。有了群眾的擁護支持,有了正能量的引導帶動,扶貧攻堅何愁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總結駐村工作經驗,我認為要善于借力發力,動員各方力量,聯合作戰。如果把扶貧攻堅比作一次戰役,我認為縣鄉村各級黨組織是“主帥”,駐村工作隊充當著“參謀助手”的作用,沖鋒在前的“將軍”應該是各級職能部門、農民供銷合作組織、村級致富能手,職能部門有行業優勢,致富能手有創業經驗,農民供銷合作組織有服務保障。這樣,前有精準到位的指揮,后有充足供應的糧草,群眾這支“隊伍”自然可以一路疾行、攻無不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