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4/1/1603301514ffa3526ce6e6b784.jpg)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多云轉晴
轉眼之間,已在新興鎮康家灘村駐村幫扶快一年時間了。聽說省上對貧困村脫貧驗收工作即將開始,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使命也快要完成了。回望近一年時間的駐村幫扶工作,可謂有苦有樂、百感交集。
![](/Files249/BeyondPic/2016-4/1/160330151471873cfb77fcf1ac.jpg)
記得初選為幫扶隊員時,心中還是有諸多的不適應:自己在農村沒有工作過,缺乏和群眾直接打交道的經驗;單位的工作忙,手頭的事情多;幫扶的新興鎮康家灘村距離縣城17公里,來往乘坐班車非常不方便;駐村隊員要求吃住在村,無法接送孩子、照顧家人……駐村以來,我和其他駐村幫扶隊員、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戶、調查摸底、建檔立卡、制定計劃、落實措施,努力地改變著這個貧困小山村的面貌,同時改變的還有我自己。
![](/Files249/BeyondPic/2016-4/1/1603301514c9bb53d5d9b45979.jpg)
如果說剛開始時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是苦的話,那看到幫扶村實實在在的變化就是樂了。危舊房少了,貧困戶少了,閑散勞力少了,村內垃圾少了;新建房多了,硬化巷道多了、林果面積多了、專業合作社多了、各類服務隊多了、脫貧人口多了,康家灘村更美了。
![](/Files249/BeyondPic/2016-4/1/1603301514fa1eb0c08f89b449.jpg)
2015年,康家灘村脫貧42戶194人。42戶脫貧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政策保障脫貧戶康玉福家。康玉福家共有5口人,老兩口均已60多歲且體弱多病,養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智障,輕微有些智障的老大前幾年在別的村當了上門女婿,小兒子和女兒快30歲了仍未婚,4個人居住在面積50平方米的5間土木結構的危舊房中,家庭經濟非常困難。一年來,駐村幫扶工作隊從實際出發,結合整村脫貧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脫貧措施,精準發力,幫助這個貧困家庭實現了脫貧夢。這一年,康玉福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成了2.8畝核桃園,1畝花椒園;利用精準扶貧貸款、危舊房改造項目、村致富能手康志俊和其他村民捐款、村建筑隊無償出工,建成了8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平房并硬化了院子;4人享受農村一類低保,兩個智障子女享受殘疾人護理補助和生活困難補助……
![](/Files249/BeyondPic/2016-4/1/1603301514a22961dd121d3e01.jpg)
發生變化的還有我這個機關干部的內心。近一年的駐村幫扶工作,補上了我基層工作經驗欠缺的短板,對農村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對群眾的感情。能夠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做一些事情,我覺得一切都值,都是有意義的。
甘谷縣新興鎮康家灘村第一書記 程彥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