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精準扶貧中,甘谷針對農民進入市場組織化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有想法、沒辦法”的問題,注重綜合施治,開展市場創新,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市場扶貧”為貧困農民群眾真正闖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徑。
今年來,甘谷縣委、縣政府積極借助全國供銷綜合改革試點縣有利時機,全面深化供銷綜合改革。按照“社企分開、雙線運行”思路,在縣鄉村三級建立“社線”和“企業線”兩條線服務機構網絡。“社線”由縣供銷聯社、鄉鎮基層社和村級供銷綜合服務社構成,為群眾提供公益性與微利性相結合的農業技術、勞務、信息和金融服務。“企業線”由供銷集團公司、分公司、經營點組成,為群眾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農資供應。同時,創新公司運營模式,以供銷集團公司為龍頭,盤活社有資產,擴大經營網點,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注資持股或控股經營,實現社有資產結構多元化。
(“淘寶·特色中國·甘谷館”展廳)
甘谷縣長遠謀劃,統籌推進,全面構建縣、鄉、村三位一體的三級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先后建成1200多平方米的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采取PPP方式運營管理,率先將甘谷縣隨心商貿有限公司注冊的電商平臺—“天谷商城”納入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建立線下交易館—淘寶“特色中國·甘谷館”,注冊企業122家。并對注冊的網店及電商企業,按完整的納稅年度,對前兩年的增值稅、營業稅等地方留成部分,按以獎代補形式全額返還,后三年按50%予以返還獎勵。積極利用淘寶、天貓、京東、當當網等第三方平臺,打造統一流量入口,幫助特色農產品商戶開設網店,進行信用認證,入駐網絡銷售平臺。進一步加強了與蘇寧易購的全面合作,引入先進的電商管理理念,建設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蘇寧易購甘谷服務站。鄉(鎮)一級結合供銷綜合改革,在每個鄉鎮設立了電子商務服務站,為群眾提供代買、代賣服務,實現線上與線下資源的有機結合。村一級采取財政獎補的辦法,優先在貧困村和產業示范帶籌建電子商務服務點,形成“縣有中心、鄉有門店、村有服務點”的電子商務格局。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支持發展“地標保護”、“綠色”、“有機”、“無公害”等資質的申報認證,提高農產品營銷的質量和水平,讓農民群眾多了增收渠道和辦法。
(甘谷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
(大石鄉王川村電商服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