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6/BeyondPic/2015-8/31/1508311152cad860f3c748d023.jpg)
甘谷縣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縣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完善基層組織體系、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強化“三農”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和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科學謀劃,大膽探索,全力打造精準扶貧、助農增收供銷綜合服務平臺。
為了強化組織領導,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及縣委、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供銷社、縣委農工部、發改局、財政局、農業局等24個相關部門和15個鄉鎮黨委書記為成員的縣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甘谷縣供銷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建立了試點改革部門聯席會議、溝通協調銜接等制度機制,先后召開領導小組會議8次,專題研究部署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Files246/BeyondPic/2015-8/31/150831115456189c3da8344ae1.jpg)
(省供銷社人事教育處處長張瑞峰作專題輔導)
積極加快組織體系建設,研究制定了基層供銷聯社《章程》、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劃轉鄉鎮事業干部63人,組建成立了各鄉鎮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同時邀請全國和省市供銷專家教授,對劃轉人員、各鄉鎮分管領導、部分供銷綜合服務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兩委”負責人進行了系統業務培訓。按照社企分開原則,以社有企業為依托,以基層中心社轉型改制為抓手,采取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整合資源,成立了甘谷縣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實施了磐安綜合服務中心和三十鋪村綜合服務社改造建設,9月份建成投用。按照人口密集、產業集中的原則,多方征求意見建議,科學規劃選址,投資200萬元,創建綜合服務社示范社20個。
針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要,堅持公益性和微利性相接合原則,成立了農機服務隊、農資服務隊、農技服務隊和便民服務隊,為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提供綜合、便捷的配套服務。充分發揮服務社綜合服務平臺作用,聯合合作其他行業部門,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全方位開展了科技培訓、文化惠民、養老幼教、醫療保健等各類服務,全面搭建“一個平臺多家利用”的發展格局。
![](/Files246/BeyondPic/2015-8/31/15083111543f72859656be92e5.jpg)
。ǹh級電子商務運營平臺線下特色產品展廳)
該縣積極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的新趨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目前,甘谷縣供銷社成功入選全國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示范縣;新成立的中國供銷電子商務運營公司,9月份將實現與全國供銷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已建成縣級供銷電子商務運營平臺線下特優農產品展廳1060平方米,鄉級線下農產品展廳6個250平方米,村級線下展示店15個。在磐安、大石、金山等鄉鎮建成電子商務服務站8個,在磐安鎮田家莊村、白家灣鄉白家灣村、八里灣鄉八里灣村等部分交通便捷、網絡通暢的行政村建成電子商務服務點10個。充分發揮供銷系統網點廣的優勢,實施村級綜合服務社信息化改造,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基礎上,拓展便民服務26項,增加了網上代售農副產品、工藝品,代買農機具、家電、服裝、日用品,開展電信繳費、快遞收發、就診預約、車票預訂等代辦服務,極大方便群眾生產生活。
![](/Files246/BeyondPic/2015-8/31/1508311154a598f6d1b1d5b74b.jpg)
。ㄅ桶叉偺锛仪f村電商服務點)
該縣大力構建新型農產品銷售模式,積極打造農產品流通網絡,健全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推動鮮活農產品進小區、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磐安等蔬菜主產區建設基地,利用供銷社注冊的“朱圉”牌韭菜、“金蛇果”蘋果、“隴原磐安”辣椒、“五坪”牌蔬菜等品牌,以高于市場的價格,統一收購農民專業合作社標準化生產的農產品,在區域內開展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業務,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目前,已成立縣級農產品配送公司,購置配送車3輛,全面開展農產品配送業務。通過搭建直供直銷對接平臺,有效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大大地降低了經營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三贏”目的。
![](/Files246/BeyondPic/2015-8/31/15083111548e778f396c9a8b5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