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谷縣田間地頭,廟會集市,活躍著一支隊伍,他們跨“鐵騎”,戴頭盔,開廣播,發傳單,走村入戶為農民群眾宣講政策、推廣農技,排憂解愁,把新常態、新氣象、新形勢播撒到群眾心田、鄉間田野,被農民群眾親切地稱為傳經送寶的“鄉間大使”。這支隊伍就是該縣形勢政策宣傳輕騎兵。
在廣大偏遠農村,農民群眾對政策法規的了解多來自于看電視或聊天,不少人對政策法規知之甚少。為改變這種狀況,讓黨的富民政策不折不扣地進村入戶,入心入腦。去年來,該縣積極借鑒鄉村護林員的有效經驗,把目光瞄準了駐村農技骨干、包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村志愿者和“雙聯”干部等人員,利用摩托車這種農村普及的現代交通工具,在全縣偏遠鄉鎮和村組組建了宣傳輕騎兵。
宣傳輕騎兵多利用逢集日、廟會,或在農民勞作較為集中的田間、戲院和居住較為密集的區域,將事先錄制好的宣傳帶反復播放,或采取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等形式,靈活機動地進行宣傳,在現場提供各種政策咨詢服務,普及經濟、科技、衛生、文化、計生、法律和平安建設等各方面知識。近一段時間,全縣上下正在開展春耕備耕。宣傳隊順形式、應民意,積極錄制光盤、印發傳單,宣傳富民政策,推介春耕技術,成了春耕備耕的一支生力軍。
為了讓宣傳隊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和生命力,該縣從各方面為宣傳輕騎兵提供工作保障。縣、鄉兩級政府都撥出一定經費,用于設備更新及隊員工作補貼,各鄉村也給予一定的誤工補助,讓他們不為費用犯愁,從而輕裝上陣;積極鼓勵創先爭優,以“領導評議、隊員互評、群眾測評”的方式,對“德、能、勤、績”進行嚴格考評,形成能者獎、庸者下的激勵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宣傳隊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定期邀請專家,以鄉鎮為單位,分批次對輕騎兵進行集中培訓,及時充電,讓每個輕騎兵成員都成為農村工作的多面手。
截止目前,甘谷縣已發展宣傳輕騎兵2000余人。自組建以來,宣傳隊先后錄制光盤2萬多盤,印發宣傳資料7萬多份,為群眾幫辦實事好事、解決熱點難點問題3000多件。